PO18文学 > 历史小说 > 曹操喊我去盗墓 >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史令!(4100)

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史令!(4100)

    唉,这孩子废了……
    看到献帝刘协的那一刻,吴良便在心中叹了一声。
    9岁被董卓扶上皇帝宝座,自此便开始了作为傀儡皇帝的漫长生涯,接着一生活在旁人的阴影与掌控之下,一直到了42岁被曹丕逼迫禅让帝位,再活到56岁寿终正寝。
    这样的生活对于任何人而言,都像是坐了一场真正意义上无期徒刑之牢。
    吴良甚至不敢想象,若是他的一生竟是如此度过,心理上会不会出现什么严重的问题,最终早早便自行了结了自己的生命。
    当然。
    在这期间刘协也并非不曾尝试过反抗,著名的“衣带诏”事件便出自他的手臂,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曹老板,最终的结果便是所有参与了这次事件的人都没落下好下场,甚至就连献帝那怀有身孕的董贵人都被绞杀,献帝在一旁苦苦哀求也不曾令曹老板手软。
    “参见陛下。”
    吴良一行人来到距离献帝还有三丈远的距离便停下了脚步,而后一同对其躬身施了一礼。
    西汉时面见皇帝是不需要行跪礼的。
    只有到了东汉光武帝刘秀上位之后,才对礼节进行了改制,要求年奉两千石以下的官员面见皇帝时必须行跪礼。
    而如今到了东汉末年,尤其是董卓把持朝政之后,跪礼便又悄然消失了。
    其实主要还是汉室式微,即使百官不说也只将刘协当个傀儡皇帝,因此心中根本没有起码的尊重,那膝盖自然也就弯不下去了。
    面对众人的躬礼。
    献帝却并未直接开口说话,而是对立于身侧的一名脸上没有胡须的白面宦官微微颔首。
    “谨谢行礼——”
    那宦官会意立刻代替献帝对吴良等人躬身行礼,扯着嗓子嚎了一声。
    “谢陛下。”
    吴良等人应了一声,便坦然直起了身子。
    曹老板接着主动上前一步,望向献帝用明朗的声音说道:“陛下此前身陷敌营,臣没有一日不曾挂念,这几年几乎不曾睡过一个安稳觉,怎奈敌众我寡不能前来勤王,如今得知陛下到了安邑,臣心中大喜过望,遂即刻率人前来迎接陛下,自今日起臣愿为陛下肝脑涂地,竭尽全力匡扶汉室,诛尽天下乱臣贼子,以重振天子威严!”
    “曹州牧此话当真?”
    献帝闻言眼中浮现出一丝惊喜之色,连忙身子前倾,忍不住问道,“若你果真有此心意,吾愿下诏封你为大将军,领司隶校尉一职!”
    这时候皇帝还不会自称为“朕”,通常说话自称都比较随意,用“吾”来自称已经显得十分正式。
    有时候也会直接用“我”,礼节上并没有太多的讲究。
    甚至当初汉高祖刘邦还会在朝堂上说出“乃翁”二字,这与刘邦的出身有关,而“乃翁”二字便是一种比较粗俗的说法,与后世的“老子”或“你老子我”是一个意思。
    而献帝打算册封曹老板的“大将军”与“司隶校尉”也并不冲突。
    “大将军”乃是汉朝的最高军事统帅。
    而“司隶校尉”则通常被称作“卧虎”,这是京师与周边地区的最高监察官。
    两者加在一起,等于曹老板不但掌握了最高的军事权力,同时也掌握了最高的行政权力,瞬间变成了献帝之下的第一人。
    不过献帝此刻的表现,却显得有失城府了。
    只听曹老板表了一番忠心,他便立刻将最高的军事权力与最高的行政权力全部交到了曹老板手中,难道就不怕出现第二个董卓么?
    当然。
    献帝如今不过是个十三四岁的孩子。
    再加上刚被李傕、郭汜所部追杀,好不容易逃出虎口暂时在安邑栖身,献帝此刻恐怕依旧惊魂未定,见到兵强马壮的曹老板前来勤王,他就像个溺水之人好不容易抓住了一把稻草一般,自是想牢牢抓在手中,先过了这一关再说。
    而关于献帝这段逃往历程,史书中亦是早有记载。
    先是十一月在弘农郡东涧大战,“王师”战败,死亡的百官、士卒不可胜数,女眷辎重,皇室的各种器物典籍多数被丢弃。
    接着十二月又展开了第二次大战,“王师”依旧战败,百官又一次惨遭大规模的杀戮,献帝随行人员被追杀四十里,逃出来时随行的虎贲羽林卫士已不足百人,与全军覆没也没有什么区别。
    若非献帝到达安邑之后,立刻便派人前去向李傕、郭汜求和,恐怕现在李傕与郭汜所部已经再一次追杀了过来。
    这种情况下。
    只要有人愿意出兵救他,他自是得立刻紧紧抓住,哪怕可能会出现刚出虎口又入狼窝的事情,他也得先过了这一关再说以后的事情。
    “承蒙陛下信任,臣义不容辞,愿领命为陛下分忧!”
    曹老板当即拱手谢道。
    从现在开始,只需要等待献帝写下诏书,甚至连印绶都不需要到手,他便已是“大将军”与“司隶校尉”,妥妥的国之重臣,与此前的兖州牧不可同日而语。
    “吾这是将身家性命与汉室的将来全部托付在曹将军身上了……”
    献帝很没底气的叹了一声,又将目光投向了与曹老板一同进来的几人,接着说道,“吕将军曾刺杀董卓辅佐于吾,吾倒是并不陌生,只是不知这三位是何身份?”
    “皆是愿为陛下分忧之人。”
    曹老板笑了笑,先将曹昂引上前来,“子脩乃是犬子,已随我征战沙场多年,练就了一身武艺,又读了不少兵书,如今已可独当一面。”
    “虎父无犬子,吾愿拜令郎为骑都尉,属光禄勋,掌监羽林骑。”
    献帝很给曹老板面子,当即给曹昂升了官职。
    只不过这官职如今其实就是个控制,虎贲羽林卫士已经几乎全军覆没,羽林骑更是名存实亡,曹昂要掌监羽林骑,还得自己募兵才行。
    不过这句话倒终于显露出了献帝的一丝城府。
    这其实就是在变相的向曹老板要兵,若要重新组建已经名存实亡的羽林骑,而曹老板的长子曹昂又是骑都尉,这兵士与马匹自然得曹老板来出。
    虽然这么做会使献帝卫士身边皆是曹老板的人,但还是那句话,现在献帝自保都难,必须先向曹老板要来一些防卫力量保住性命,才有起死回生的希望。
    “多谢陛下。”
    “末将领命。”
    对此曹老板与曹昂亦是欣然接受。
    “这位乃是常伴我出征的戏军师,名为戏忠,字志才,他有神机妙算之能,今后亦可为陛下出谋划策。”
    曹老板接着又将戏志才拉了出来,正色介绍道。
    “吾愿拜戏军师为谏大夫,今后朝政之事戏军师可参与讨论。”
    献帝又道。
    “臣领命。”
    戏志才亦是拱手谢道,不喜不悲。
    其实这职位就不高不低了,从四品,年奉六百石。
    不过献帝其实也是看人下菜,曹昂是曹老板的长子,自然得给足面子,而戏志才作为曹老板的军师,说到底还是外人,献帝上来就给从四品的官职已经不算低,也算是照顾到了曹老板的面子。
    “而这位不知陛下是否还有印象,我曾上表请陛下封了一人做司史中郎将……”
    曹老板最后才将吴良引上来,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开始介绍。
    “吴良,吴有才?”
    结果话未说话,献帝竟已准确的唤出了吴良的名字。
    倒不是献帝记性好,这年头他身边的官员早已换了一批又一批,哪怕官员之间互相攻杀他也无法钳制,就更不要说这种地方官员走个过场上表要求他册封的官员了,那更是不计其数,整个官场都是乱的,他能记住的人真心只是凤毛麟角。
    更何况计算记住又能如何,哪怕是州牧、刺史这种层级的封疆大吏,都时常头一天还在上表求封,第二天便已经不知道死在了什么地方,根本就没有必要浪费脑细胞去记。
    因此他能够记住吴良,乃是因为吴良有异于常人的地方。
    “?”
    一听这话,曹老板的眉头立刻皱了起来,他虽以那种截然不同的方式介绍吴良,却不曾想到献帝竟然记得吴良。
    甚至就连旁边的吕布、曹昂与戏志才都一脸古怪的望向了吴良。
    “!”
    吴良心中亦是一惊。
    献帝你可不要搞事情啊我与你讲,你如此区别对待,可是会教曹老板怀疑我与你有什么隐情的,我与你远日无怨近日无仇,你他娘的为何如此害我?
    与此同时。
    献帝已经继续补充说道:“吾自登基以来批过的表书不计其数,虽有些表书由不得吾,但亦需拿来给吾过目,而在这些表书之中,最令吾耳目一新的便是曹将军几月前派人送来的这幅表书,旁人上表举荐官职,皆是些手握实权的官职,唯有这副表书却只为求得一个没有实权的史官职位,因此朕心中好奇,便将这个名字记了下来。”
    “……”
    听到这里,吴良顿时松了口气,这下就不用被曹老板怀疑了。
    “原来如此,陛下真是好记性。”
    曹老板亦是笑了起来,接着说道,“陛下有所不知,有才不喜战事,亦不喜政事,却对史事情有独钟,志向便是似司马子长那般编撰出一部史书巨著,我对他的才情与志向颇为欣赏,因此才上表成全于他。”
    “乱世之中,却仍有如此志向远大之人,乃是大汉之福。”
    献帝似是对吴良同样极为欣赏,笑着点头说道,“既然吴将军以司马子长为榜样,吾心中亦有成全之意,便拜你为与司马子长当初出任过的太史令罢,如此你便可心无旁骛专职编撰史书。”
    “臣领命。”
    吴良亦是拱手谢道。
    结果才刚谢过,献帝的面色却又忽然变得严肃起来,正色问道:“不过吴太史,你可知史官应当具备何种品格,才称得上是一名合格称职的史官,才能著出《太史公书》那样的史实巨著?”
    “秉笔直书。”
    吴良极为干练的只说了四个字。
    不得不说,献帝此刻那稚气未消的脸庞忽然严肃起来,非但不能给人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反倒令人觉得有些违和。
    “不错,是非善恶,直书不讳乃是史官的天职,若无法做到这一点,便是编撰出了史书,亦无法万古流传,倒不如不著。”
    献帝意有所指的道。
    “……”
    吴良瞬间便听出了献帝的意思,这孩子竟是想借助自己来掣肘曹老板。
    “秉笔直书”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不容易。
    倘若真能做到,那么献帝的是是非非,曹老板的所作所为,其他豪雄的争权夺利……总之一切都要以旁观者的角度事无巨细的记载下来,将这些事情交给后人去评价。
    如此若吴良真能做到“秉笔直书”的话,除非曹老板根本不在意后人如何评价,否则便不可能没有顾忌的去做那“乱臣贼子”。
    但为了“秉笔直书”,吴良将会付出怎样的代价呢?
    没有人比吴良更加清楚。
    史载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杀齐君,史官因为如实写下“崔杼弑其君”而被杀,他的两个弟弟也坚持如实记写,结果还是被杀;第三个弟弟毫不畏惧,依然坚持秉笔直书,崔杼才无奈作罢,而令人震惊的是,前来接替的史官也做好为此赴死准备,另外一个史官也拿着竹简准备去记写,后来知道这段历史已经写成,才没有继续前赴后继。
    而就算是司马迁与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亦是为了做到“秉笔直书”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因为司马谈“秉笔直书”,汉武帝刘彻举行盛大的封禅仪式,居然不允许太史令司马谈参加,使得司马谈发愤而死。
    后来司马迁接替了父亲的职位,又因为不愿遵照汉武帝刘彻的意思,公然替李陵辩解而惨遭汉武帝腐刑,自此失去了作为男人的资格。
    如今献帝居然与他耍这个小心思。
    吴良却也不傻。
    他肯定会“秉笔直书”,这的确是一个史官必须具备的操守,也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但后世有些财务部分都会做两本账,一本账用来应付检查,一本账用来……你懂的,那么史书也完全可以写上两部嘛。
    一部专门给领导查阅。
    另外一部“秉笔直书”,两不耽误,何乐而不为呢?
新书推荐: i人医生,e人患者 重生,但是被撤回 一封来自X的信 信息素真香定律 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网恋对象是竹马死对头 废土拾荒,肥妹带飞病弱残全家 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反养霸总后小猫爆红全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