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晕船一路北上。饱受折腾的张五终于一脚踏上了自己久违了的冰城,这里的空气似乎都要别其他的城市更加的冷一点。
可是回到家乡的张五能感受到的却首先是那种人来人往的热情,听到的是东北方言笼盖的氛围,许多都说无论你离开自己的家乡多么久,哪怕刚刚一两天,你甫一接触自己那片曾经熟悉的气息,你都会有一种难得的温暖,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大抵就是来源于此。
看着略有些倾斜的站台,看着偌大的钟楼,再看着对面那笔直冲断云层的繁华街道,张五缓缓的吐了一口气,一口疲劳换来一丝清新。
他回头要帮宋炫拎行李,可是宋炫却不在他的身后,连走的慢腾腾的何盈都离开了他回首寻觅的视线。
“五哥,你傻看什么呢?”是何盈那麻麻的广西普通话
张五循着声音一看,原来不知道什么时候,她们俩已经走到了张五的前面,可能就是在张五凝神观望家乡的时候吧。
张五笑呵呵的走到她俩身边,俯身要帮她俩拿行李,这时一个响亮的声音响起:“炫炫,盈盈,你们咋这么磨蹭?”
张五一抬头,一个斯文帅气的大男孩已经把宋炫的行李背在了肩膀上,正继续拎起何盈的包。
宋炫笑的有点不自然,她伸手一指,对张五道:“楚茂,我的同学。”
楚茂这才注意张五,他对张五友好的笑了一下,然后伸手握住了张五的手用力的摇晃了几下道:“你好,你好,我是楚茂,炫炫的男朋友。”
张五很热情的配合着,并且对这三位道:“哎呀,不错啊,一表人才,既然你们有人接了,那我就不打扰了,我得赶回部队。楚茂,我叫张五,很高兴认识你,以后常联系。”说完,张五就要转身离开。
宋炫叫住张五:“五哥,咱们啥时候再见啊?”
张五露出灿烂的笑容,显得自己的心情极度的良好:“经常见啊,一个城里,低头见不着,抬头总有机会的,你们学校我也知道,放心,我会去看你们的。”
何盈道:“五哥是不会耍赖的,你要耍赖,当心我报复你哦。”
张五吐了吐舌头,然后挥手告别。
他不敢再去看宋炫,楚茂的出现,让张五心里酸溜溜的,其实他不知道的是,宋炫心里也很奇怪。
楚茂是她的学长,在音乐学院他是一个才华与外形都绝对吸引女孩的家伙,那个时候没有什么富二代的说法,但是楚茂的家境,已经可以让他开着桑塔纳在校园里兜风了,那么多女孩的追求都没有打动楚茂,唯有娇小可爱的宋炫让楚茂疯狂的追求,最后,当然是出色而优秀的楚茂成功的得到了宋炫的青睐,要不是假期楚茂必须和爸爸妈妈回老家走亲戚,他一准会陪着宋炫何盈一起去旅行的。这不,在接到宋炫打来的电话告诉回冰城的日期后,楚茂提前溜回了冰城,专门等了一天,就为了接宋炫,可见他对宋炫的感情。
宋炫的心情更复杂,说实话,她是喜欢楚茂的,尤其是楚茂的家庭和才华以及外表,都没有一点让人不爱的理由。但是这一路的同行,普通的张五却让宋炫产生了一种很依赖的感觉,说不上为什么,张五并不是那种外貌出色的男孩,也不是那种才华横溢的精英,甚至就是一个普通的兵,唯一能拿的出手得就是张五对音乐的掌握和理解,为什么宋炫会对张五产生这样的情感呢。
或许用宋炫后来的话解释就是——觉得和你在一起很快乐。
何盈也依依不舍的看着远去的张五,最后和宋炫一起上了楚茂的轿车。
人,有些时候就是这样,眼睁睁的看着爱已成往事——童年,不懂爱,青年,不停爱,老年,不用爱,爱来爱去的日子里,还有什么能让你动容,一转身,告别了爱的故事,重新投入到一个新鲜而熟悉的氛围里,那就是——工作。
爱就在一转身之间而已。
出租车停在了张五久违了的部队门口,那威武庄严的大门,那挺拔如松得卫兵,让张五热血沸腾,这种感觉没有部队生活的人不会拥有。
中国的部队乃至世界的部队,不管怎么花样翻新。一般会分为如下几种:你千万不要把什么海陆空三军当成其中三类,那些只不过是常规兵种罢了,只能算是其中的一类。他们是一个国家数量最为庞大的常备武装力量,但是在真正职业军人眼里,他们只是一批刚刚学会怎么去打开武器保险,或者勉强能将坦克、战斗机开起来的童子军罢了。第二类部队,是预备役或民兵,这些人也许连“士兵”这个名称都暂时没有资格拥有,在人类历史上经过无数次实战证明,想要靠装备不统一训练不完善的民兵来保家卫国,只能是一种理论设想。也许有人会提出否认意见,说比如我们中国诸如淮海战役什么的,不就是靠老百姓的小推车做后勤供应,才让中国野战军六十万部队打赢了国民党八十万大军吗?我们中国在抗日战争时期,更是靠区小队、县大队之类的地方部队,加上武工队、游击队、民兵,将敌人彻底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但是请注意,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说白点,就是你已经被人家打进老窝了,你的国门已经被敌人集结优势兵力敲开了,你的重工业,你的科研机构,你的能源基地,已经部分甚至全部被敌人占领了!就算你把敌人拖进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就算你又打出八年抗战,终于把入侵之敌击退,那么胜利了之后呢?我们国家要面对一个什么样的烂摊子?我们国家的经济、科技要被打退多少年?十年?二十年?四十年?
我们中国现代军人,最大的使命,已经深深镌刻在我们曾经使用过的三棱刺刀上……保家卫国!在某种程度上,我非常害怕打仗,我们不怕死,但是我们害怕将战火引到自己的家园!
第三类部队,是文职部队,这种部队包含面很广,文艺兵算是一种,电子对抗部队也算是一种,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和野战部队息息相关甚至是混合在一起,但是他们不需要亲自去上战场,是一种脑力劳动多过体力劳动,也更容易升官,也许还能混个好名头,但是在部队实际权力却不算很大的那种。
第四类部队,是科研部队。就好象我大伯,十八岁参军,抓到过苏联特务,在和苏联关系最紧张,随时可能开面开火面对苏联机械化部队大规模突击,对中国领土进行大纵深战略破坏的时候,他老人家为自己准备了十三颗反坦克火箭弹!真正了解军事的人应该明白,这可比为自己留下最后一颗子弹要悲壮多了!当时的单兵式反坦克火箭炮后座力太强,一般士兵如果连续发射十三颗火箭炮,就会因为心脏无法承受负荷而猝死。当时中国面对苏联这种能集结几十甚至上百个机械化师,进行三百公里以上大纵深战略打击的军事强国威胁,只能利用人海战术,以空间战、人海战,不断拉长敌人机械化部队的补给线,来换取战机。当时全国已经做好了打游击战的准备,军工厂一年时间内制造的子弹,数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简单点来说,张五用普通步枪练习打靶,射出的近四万发子弹,其中有三万发,是那个时代紧急生产的!现在部队里还有大量当时制造的子弹。就是因为有了和敌人坦克同归于尽的心理,大伯后来对坦克有了极大的兴趣,不知道怎么混的,在重新上了军校补习后,竟然开始研究武器装甲车,最后竟然转成军代表,负责监管军工厂,专门制造坦克、装甲车和架桥车。在他老人家的影响下,我最喜欢看的杂志就是解放军文艺,在某年某月的某一期上,看到了老爷子的名字,我才知道,他老人家在全国专研装甲车的文职军人中,也能排到两百多位。在我们家客厅里现在还挂的一张足足六尺长的相片上,就是他们198x年在北京开会时拍摄的合影,那时候老爷子还算年轻,只能老老实实的站在最后一排。他们这一类,就属于军工科研及制造单位。
在七十年代,军工厂的口号是,一等品支援兄弟国家,二等品内部交流,三等品供给军队!后来有一次我问老爷子,军工厂不是为我们军队服务的吗?怎么却拿三等品来供给军队?!大伯没有回答我,他只是略略苦笑了一下。他老人家最后走到了大校也就是正师级别,但是他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竟然脱离了真正的军队。我有两个姐姐,两个姐姐是大伯的孩子,也算大伯的遗憾吧,我是家里最小的一位,大伯对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希望我能成为一名好的职业军人。不过我让他失望了,混来混去舞台上也曾经跳了几回,我最后竟然成了一个靠码字为生的写手,不过人生的莫测当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我现在的单位就是一个和部队紧密合作的组织。而且我因为工作原因,竟然陆续的不断和各种部队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