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历史小说 > 大明王冠 > 第二百六十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应如

第二百六十章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应如

    梅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侧首看着洛阳江水滚滚而去,眼神落寞,许久才回头对朱高煦说道:“福建这边的消息传到榆木川,你父亲大概会率兵出击,按照他的脾性,一定会追得阿鲁台抱头鼠窜,直到追不上为止,甚至也可能一直留在那边,直到入冬下雪才会回顺天府。”
    朱高煦眼睛一亮,“所以?”
    梅殷呵呵笑了起来,“所以,你有大把的时间来为你的储君位置增添筹码,好像朱高炽身体不好,又将要大夏天了,他那身体熬得住么?”
    朱高煦眼咕噜一转,“姑父不厚道啊。”
    你都要死了,还要挑拨我们兄弟之间来一场你死我活的争斗,你就这么看不得我大明的好?
    梅殷哈哈一乐,认真的道:“将死之人,其言也善。”
    朱高煦不说话了。
    他在思考梅殷这番话的可操作性。
    如果父皇一直在征讨鞑靼,那么自己回到应天之后,拥有此等平叛大功,动点手脚,让老大身体出点问题,父皇应该不会过分怪罪吧?
    就算怪罪,也应该无伤大雅了,老大一完蛋,若是父皇再把自己杀了,储君给谁?
    给老三?
    不是朱高煦看不起朱高燧,就老三那点能力,大明交给他的话,迟早玩完。
    梅殷深知过犹不及的道理。
    给自己倒了酒,不急不慌的问朱高煦,“你打算怎么处置那些儿郎?”
    朱高煦想了想,“大概率要充军边疆,押送到榆木川,去担任父皇征讨鞑靼的先锋兵马,能活下来的,大概能靠军功做一个正常人。”
    又看了一眼按剑在侧的方玉山和梅景福,叹道:“这两位……”
    不说也罢。
    作为叛乱的核心人物,你能力再强,也是个死。
    其实作为沙场厮杀的对手,朱高煦对于这种有能力的人,反而有点惺惺相惜,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识英雄重英雄。
    梅景福不言语。
    方玉山只是淡然笑了笑。
    郑永都不怕死,敢怀着必死之心去清凉门当诱饵,我方玉山若是怂了,岂非让郑永笑话——况且,怂就能活命么?
    不能。
    生死看淡,不服就干,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方玉山早就做好了死的觉悟。
    朱高煦想了想,端起了梅殷给他倒的那杯酒,没喝,放在手上把玩,许久才将目光从酒杯上抬起来,放下酒杯,斜乜着梅殷,“姑父,这是在给朱文圭拖延时间?”
    梅殷摇摇头,“时间?还有什么意义呢?”
    让长子梅顺昌在知晓坏消息后带着梅家后人和朱文圭逃亡海上,但梅殷甚至朱棣的脾性,只怕大明水师早就在等着了。
    大儿子梅顺昌能突破大明水师的堵截吗?
    梅殷不抱很多希望。
    大儿子终究只是个读书人而已。
    朱高煦笑着说了句侄儿是个心急的人,言下之意,梅殷你是死定了,就别磨蹭了,再这么磨蹭下去,我来亲自动手的话,大家都不好看。
    这倒不是客气话。
    朱高煦确实是个心急的人。
    梅殷也深知。
    长叹了一声,起身,拍了拍大腿,站到方玉山面前,欲言又止,最后只是轻轻拍了拍这位他极为看重的晚辈,道了句等等我。
    方玉山红着眼睛,没有说话。
    锵!
    腰间佩剑出鞘,这柄沾染了无数大明士卒鲜血的长剑,锋刃已经起卷,但杀人足够了。
    方玉山轻声说了一句:“郑永去清凉门前,曾对国公您说过一句:是不急。其实我知道他话里的意思,知道他的悲观所在,我一度很鄙视他,觉得他未战先怯,不过在他义无反顾去清凉门时,我就原谅他了。”
    顿了一下,“国公,我先走一步,去向郑永说声对不起。”
    剑起。
    血起。
    如花迸射,映照艳阳,凄美而苍凉。
    鲜血汩汩。
    方玉山没有立即死去——和小说影视剧里的不一样,就算是一剑穿心或者割断颈上的动脉,人也不会立刻死去。
    方玉山倔强的站着,望着梅殷,泛散的眼眸里,依然憧憬和崇拜。
    最后留下了一句话,“国已灭,死家,无悔耳!”
    鲜血不断喷涌,身体机能逐渐丧失,方玉山无法站立,缓缓倒下,在即将失去意识的刹那,留给了这世界最后一句话:国公,我等终究皆蝼蚁啊。
    大恨。
    方玉山死了,死不瞑目。
    他素有大志,他想改变一切,但他只是个蝼蚁,出于对梅殷的崇拜而依附于他,结果到头来才发现,梅殷和他一样,其实在朱棣这位皇权天子下,都是一介蝼蚁而已。
    梅殷眼神悲戚。
    方玉山溅射的鲜血,染红了他的青花儒衫。
    那么鲜艳。
    宛若鲜花朵朵盛开。
    他缓缓弯下腰,拿起方玉山的长剑,对二儿子梅景福颔首道:“景福,拔剑罢。”
    梅景福在颤抖。
    他还年轻。
    他原本是可以跑的,而且梅景福知道,就算他跑了,父亲梅殷也不会怪他,但是从生下来接受的教育束缚了他,让他没有彻底舍弃忠孝之心,所以他留下了。
    明知是死,也要留下。
    可梅景福终究是怕死的,事到临头,他发现自己没有勇气拔剑,更没有勇气像方玉山一样,对这个世界潇洒的说几句话。
    他颤抖如筛康。
    当梅殷让他拔剑时,梅景福的内心充斥着对死亡的恐惧,从牙缝里断断续续蹦出几个字:“父……亲……孩儿……孩儿不……不……想……想……死。”
    一旁的朱高煦一声长叹。
    梅殷也是一声长叹,心软了,“景福,是为父选择错了,可惜事到如今,你我都没有回头路,你如果真不想死,为父便舍弃气节,苟活几日,去求朱棣。”
    看向朱高煦。
    朱高煦想了很久,才缓缓点头,“如果姑父想要这样,侄儿可以成全。”
    大局已定。
    一个梅景福改变不了天下大势。
    但如果梅殷活着去见父皇,为了梅景福的生死而祈求父皇的话,这里面的意味很大:意味着当梅殷跪下的那一刹那,父皇靖难,便得到了建文旧臣的认同。
    从今以后,父皇就是大明再无丝毫异议的正统天子!
    意义无比重大。
    梅景福脸色变了,嘴唇惨白而哆嗦。
    他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父亲梅殷,将从一个忠臣于建文帝的骨鲠直臣,变成一个贪生怕死的小人,从抢夺朱文圭开始到今日的所有事情,都变成笑谈。
    父亲梅殷,将列名史书上,被后世亿万人耻笑。
    而他梅景福,也会因此列名史书中,连那蜀后主刘禅都不如。
    梅景福怕死。
    但他自小耳濡目染,骨子里深处也有读书人的气质,有些事他可以接受,但有些事,哪怕是死,也不敢接受。
    若是接受了,忠孝两字,他无一字沾边。
    于是声音颤抖但坚决无比,“孩儿不敢,孩儿也不愿让父亲背负千栽骂名,成为后人茶话之间的笑谈资本。”
    长剑出鞘。
    然而他看着手中的长剑,却始终没有勇气自刎。
    梅殷按住了梅景福的手,“别勉强自己。”
    侧身,欲要对朱高煦说什么。
    梅景福心中一急,挣脱梅殷的手,背转身,看向洛阳江水,身躯虽然颤抖如筛糠,但看滚滚滚江水的眸子,已坚逾精钢。
    “二皇子殿下,请帮我一剑罢。”
    梅殷叹气。
    朱高煦暗暗惋惜。
    得了,终究也算是平辈的兄弟,他能压住恐惧赴死,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尊重,虽然梅家反了父皇,但终究是皇亲国戚,给他们留点面子罢。
    于是出剑。
    一剑穿心。
    梅景福捂着心口,在朱高煦抽剑之后倒下,身体犹在颤抖——那是临死之前,人类身体机能的本能反应。
    至死,梅景福都没说出任何大义的话。
    但不知道为何,相对于方玉山,朱高煦更尊重梅景福。
    梅殷不敢看儿子的尸首。
    握着方玉山的剑,伸手抚着上面的血,又抬头看着远处朱高煦旗帜鲜明的大明兵马,再看着远处三三两两的溃兵,一声长叹。
    “梅殷之败,非战之罪,天不容我尔!”
    横剑。
    朱高煦将长剑归鞘,看着即将自刎的梅殷,眼神透着佩服,说道:“姑父,如果你早些时候放下成见,以你的能力,梅家将世袭荣国公,世代富贵,为何要走入歧途。”
    梅殷沉默了一阵,盯着朱高煦,“你以为你父亲会放过我?”
    朱高煦不解,“你从淮安归来,父皇可是处处礼待于你。”
    梅殷哈哈长笑。
    许久,收敛笑声,“礼待?”
    让我老婆写血书劝降,这叫礼待?让锦衣卫日夜监视我,这叫礼待?
    别人不知道,我梅殷还不知道他朱棣怎么想的?
    道衍都想错了!
    从始至终,朱棣就没想过要让自己善始善终,要不然以朱棣的才智,他会不知道那一封血书将自己推到了他的对立面?
    但朱棣还是让宁国公主写了。
    为什么?
    因为朱棣的内心深处,就不想让自己好过,因为自己是太祖陛下最青睐的人,是被选出来辅佐朱允炆的重臣。
    自己若是好好的活在永乐朝,那就说明太祖选的接班人没错。
    太祖选了朱标,然后又选了朱允炆。
    没选朱棣。
    这岂非从侧面说明,他朱棣根本就不配当大明天子,他的靖难,就是一场谋逆——所以从靖难开始,从那一封劝降写书开始,梅殷就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下场。
    他之后做的一切,都只是博一线生机,赌一个万一而已。
    可惜。
    赌输了。
    不是输给了朱高煦,也不是输给了朱棣,而是输给了朱高炽——梅殷真没想到,如此好的机会,朱高炽竟然没有趁机弄倒朱高煦。
    只能说,朱高炽的眼光实在看得太远。
    臃肿的身材之下,有一颗宽广的心怀。
    大才!
    想到这,梅殷微微一笑,对朱高煦说道:“如果可以,别和朱高炽争了,他更值得那个储君的位置,大明交给他,才是最好的结局。”
    朱高煦愣了下,旋即恼羞成怒,阴沉着脸道:“姑爷,你让侄儿很为难啊。”
    握剑的手紧了起来。
    梅殷毫不在意。
    将死之人,何所惧哉。
    抬剑一抹。
    鲜血随之迸射。
    咽喉被割断的梅殷脸上平静,他感觉不到身体的痛楚,缓缓的用长剑撑着身体,望了一眼洛阳江水滚滚滚而去。
    浪花淘尽英雄。
    望了一眼远处的青山。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料我应如是。
    看了一眼林立的大明儿郎。
    盛世有烽烟。
    最后,他抬头看了看天穹的艳阳,轻声呢喃着,很想说一句,阳光真好啊,真想就这么晒着太阳,和妻儿一起喝酒赏花,看这大明风华……
    可惜,咽喉被割断,他说不出。
    梅殷缓缓闭眼。
    然而身躯不倒。
    就像一个英雄。
    江水滚滚而去,似在呜咽,似在哀嚎。
    远处,三三两两的溃兵,缓缓跪下。
    梅殷死了。
    朱高煦看着梅殷倔强不倒的身躯,眼神很是复杂,按照惯例,他此刻应该让人上前,去割下梅殷、梅景福和方玉山的头颅——这将成为他履历上的功劳。
    然而朱高煦没有。
    沉默许久,端起梅殷给他倒的那杯酒,那杯他犹豫了很久还没喝的酒,双手平端,撒在方玉山身前:“壮士,走好。”
    又倒了一杯,撒在梅景福身边,“兄弟,不用再害怕了。”
    最后倒了一杯。
    这一次没撒,而是一饮而尽,“姑父,这一杯我喝了!”
    仰头,一饮而尽。
    转身,对心腹道:“着人收拾,不用割头颅,收拾体面些,将之送回应天。”
    风萧萧兮。
    但朱高煦却一点也洒脱不起来,梅殷的话像针一样刺在他心里:老大那个废物在梅殷眼中更值得储君之位?大明交给老大,才是最好的结局?
    我不服!
    回应天。
    趁着父皇还在榆木川那边,老子弄死老大!
    这天下……
    只能是我朱高煦的!
    然而福建这边事情还没完,朱高煦收拾了梅殷三人的尸首后,带领着兵马直奔泉州,一路上无所阻挡,所有溃兵都直接投降。
    然而朱高煦进入泉州府,没发现朱文圭。
    找人一查,得知枫亭之战后,梅顺昌就带着宁国公主和朱文圭出海了——听到消息的朱高煦心中凉了一大截。
    要出大事!
    自己的偌大军功,将因为朱文圭的出海而折损大半。
    朱高煦哪里甘心。
    立即整顿兵马,征用大船出海追击。
新书推荐: 心肝,别不要我了好不好 守寡多年的摄政王妃有喜了 下山后,我在民政局门口闪婚京圈首富 笼中月 坏女人贯彻始终 反派小叔他钓不自知[穿书] 羞辱对象是恋爱脑(系统) 重生娱乐圈顶级化妆师的易容术 在恐怖游戏里被疯狂觊觎(np) 当普信男穿进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