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子

    明月弯弯,霜满大地,异迁崖上白雪皑皑,在月光下泛着银光,端的是如诗如画好风光。

    崖上风光好,崖下就不那么风光了,两山之间一条风雪夹道,正对风口,冷风呼啸而过,卷起朵朵雪花,细细密密地在空中飘啊飘啊。

    崖上传来一道笛声,隐约吹的好像是一曲从军歌。吹笛的人技巧不好,肺活量却很足,这首从军歌虽然吹得踉踉跄跄七窍不通,但胜在音量大,穿过呼啸的风声直抵崖下,钻进人们的耳膜里。

    “都吹了三年了啊,怎么还是荒腔走板。”骆驼客老胡缩在自家骆驼脚边,捂住耳朵哀叹。

    在这条风雪夹道上讨了多年生活的老李,早就把自己裹进棉衣里,慢悠悠拿出一个狐狸毛的耳罩子戴上,舒舒服服地眯着眼睛打算睡觉:“习惯了,早点睡吧,这曲子不吹一夜不会停。”

    老胡张目看了看崖上,却被风雪眯了眼睛,揉着眼拍了拍冻僵的脸,往篝火里加了根木柴,再把棉衣往紧里裹了裹,顿了顿,又揪出两团小棉絮塞住耳朵,这才和衣躺下,嗫嚅道:“也不知道崖上谁在吹笛,日日吹,夜夜吹,那么大的风雪还在吹,不冷吗?”

    老李已经半入梦乡,打了个哈欠,有一搭没一搭地回应道:“不知道他冷不冷,我只知道这人把从军歌吹成这样,胤师傅如果听到,非气得呕血不可。”

    胤师傅是大梁最好的乐师,这首从军歌就是他的成名之作。

    三年前大梁和西边的大朔国交恶,大军出征前夜,将军誓师之时,胤师傅受气氛感染,于三军之前即兴创作,一挥而就从军歌。该曲曲调激昂,闻之让人壮怀激烈血气翻涌,从此成为两军交战之前激励士气的不二选择。他自己也一曲成名天下知,身价百倍。

    如果让他听到,有人把他最得意的作品吹成这副德行,恐怕会气得快马加鞭赶赴边塞的异迁崖,把崖上吹笛之人揪下来,痛打一顿。

    大梁和大朔交恶三年,打了无数场仗,你抢我一块地,我再抢回来,拉拉扯扯你来我往,在边塞纠缠不清。

    刚开始两国百姓还兴致高昂,每天关注军情战报成了茶余饭后必做的事,哪天有人掌握了一条小道消息,便犹如占据了军事要塞般,非要欲迎还拒地吊足了群众胃口,才肯在茶楼开台说书。

    后来仗打得多了,今天你输我赢,明天我输你赢,打来打去也没打出什么新意,日子久了,百姓的兴致也就淡了。对面人家的二狗子偷看了隔壁邻居闺女洗澡,卖酒的老板娘和送菜的小长工眉来眼去,诸如此类的花边信息重新占据了娱乐新闻的头条,打生打死终不如八卦琐事更贴近生活,更香艳有趣。

    不仅百姓审美疲劳,两国将士也渐生疲意,于是心照不宣地在拉扯最多的那块土地中间,划了条平直光滑的线,两军就依着这条线安营扎寨,泾渭分明,互不侵犯。

    这条线因此成了临时国界,异迁崖就在这条线的正中间,真真是个两边都管不着的好地段。

    打仗归打仗,生意归生意,两国民间的商务往来一点也没耽搁。因为地理位置优越,异迁崖下的风雪沟就成了两国骆驼客们来来往往的必经之路,异迁崖上的笛声也就被听了足足三年,从被吵得要发疯,到习以为常,再到当成催眠曲,这中间很是走了一段艰辛的路。

    笛子吹了三年,什么时候吹不固定,吹多久也不固定,没有任何规律可循,完全要看吹笛人的心情。有时候半夜开始,要吹一宿,有时候中午开始,吹一次便完。究竟他是高兴了吹的时间长一点呢,还是不高兴了吹的时间长一点,没人弄得清楚。

    除了必须要走风雪沟的骆驼客,山下军营里的两军将士,也被这个经常半夜响起,和魔音入脑无甚区别的笛声荼毒了三年。

    睡不好觉的校尉们怒气冲冲地带着小兵爬了几次异迁崖,想把这个吹笛人抓回来揍一顿。无奈异迁崖又高又陡,风大雪滑,爬到高处连站的地方都没有,根本就不是人爬得了的,试了数次,都无功而返。

    那吹笛人是怎么爬上去的?这个问题真叫人百思不得其解。

    这一晚笛声又吹到半夜,大梁军营里,一个下等兵士拎着裤tou抖抖索索地从茅厕出来,怀着思念热被窝的急切心情,踩着笛音的节奏,往土坯营房里奔。

    跑到一半,一个急停,侧耳听,宫……商……角……徵……嗯,果然又吹错了。

    三年了,乡下的猪崽都会跑了,这笛声没有半点长进,还每次都错在同一个地方。

    兵士心满意足地紧了紧裤腰带,娘亲总说我脑子塞稻草,蠢得天下无双,她错了,人世间还有比我蠢得多的人,这异迁崖上的就是一个。
新书推荐: 全职法师:魅魔伊布,在线后空翻 人在绝世,手握日月 母亲美杜莎,助母十倍返还! 家父儒圣,系统非逼我做粗鄙武夫 神印:柔弱牧师,但武力值爆表 我还真是幻觉? 吃下响雷果实,你让我给路灯发电 斗罗:武魂涩轮眼,万界聊天群! 盗墓:悟性逆天,成就见神不坏 重生08:装备系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