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李渊自把朝政交与李世民后,朝中之事自是赖得顾问,他见李世民赦免太子余党,对张、伊二妃亦无半点为难,心里实愧当初忧虑,若知李世民有如此大度,当初自己不疑神疑鬼,不把李世民逼到绝路,以贤能举人,果断废掉太子,便不会有玄武门之变故,建成、元吉也不会死于非命。
自己多年一心一意想调和他们兄弟之间矛盾,想避免他们之间的血腥残杀,所做的一切以为得计,却想不到适得其反,如今想来罪在自己,是自己导演了这一幕他们兄弟相残的惨剧!
李渊越想越觉得痛心不已。这段时间,李渊越发感到自己是老了,越发感到自己心力交瘁,他彻底的怀疑了自己管理这个国家的能力了,彻底的感到大唐的将来兴盛与否,自己已是力不能及的了。
所幸自己能真正看到了李世民确实有了治理这个国家的能力,后继有人,大唐交给他,则可以放心了。
至于张、伊二妃,既然建成和元吉已死,李渊更无必要去戳穿他们的奸情,眼看自己就要退居后宫当太上皇,垂垂老年,幸得有二妃相伴又何必生事呢?
可是这些日子来,李渊见二妃厌厌寡言,神情恍惚,李渊自知这必是因建成和元吉之过,倒是心生些许怨恨,却也懒得顾问,只强装着没事般。
可这样一来倒适得其反,两妃本都灵慧聪颖,见李渊态度岂有不知是因太子、齐王而起?大凡年轻人之心,其活泼蹿动,大抵因希望而起,而一旦这种希望失去,则心如槁木,形同死灰。
李渊无所适从地隐隐的感觉到了一种冷艳的拒绝。在这段日子里,李渊无法释解心中的烦恼,他把时间用在许多无足轻重的事情上,或者浇浇花,或者锄锄地,打理着垂拱殿院内那些小农经济。
听见鸡子吱吱叫着的时候,他会呆呆的站在鸡舍旁看上许久,听见小狗汪汪的叫着的时候,他也会站在狗舍旁看上好一回。
这种单调的作为,在一天内他会重复许多次。在许多天里,两位妃子对他的这些作为仿佛视而不见,几乎没有对他的这些行为表现出半点的兴趣,那种冷淡的态度所导致的结果便是李渊更加的寂寞。
李渊在晚上的时候,常常叫两妃过来陪着。张捷妤却有许多时候不能听旨前来,即使就是来了,也是敷衍了事,所有的生活节奏都是单调的机械的重复,让李渊觉得很不是滋味。
中秋节后的第三个晚上,李渊用了晚膳,在院子里躺在一张睡椅上纳凉,尹德妃毫无表情,木然的陪着他坐在一旁。
自从玄午门事件后,尹德妃也和张捷妤一样显得寡言少语,几乎没有主动和李渊说过话,总是李渊问一句便勉强的答上一句,许多天来张捷妤总是托病没上垂拱殿来,尹德妃便几乎每天陪着李渊,陪着李渊进膳,但她几乎也像张捷妤一样面无表情,形如槁木。
尹德妃这段日子忧郁的生活着,身体却越来越显得虚弱起来。她常常地感觉到头疼,感觉到心底像悬着浮着,有一种虚虚落落的感觉充塞在她的胸腔里。
她的脸色逐渐的憔悴起来,偶尔有一丝潮红笼上脸颊,那也是一种干涸的潮红,以往的那种鲜艳的脸色已经一去不复返。
这天晚上,李渊在院子里的睡椅上躺着,不到一刻钟便呼呼的睡去,宫女在一旁用锦绸宫扇为李渊扇着凉风,尹德妃一语不发,在一旁坐着,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说一句话。
就在他们彼此沉默的这个时候,李世民不知何时走了进来。李世民走进垂拱殿的时候,在内侍太监那里获知李渊正在院子里纳凉,他吩咐着不用传话,便径直的自己走了进来,他进到了院子,尹德妃和那些宫女竟没一人察觉到。
李世民跪在李渊跟前,叩首道:“孩儿给父皇请安来了。”
宫女们突然间看见李世民跪在李渊跟前,那些宫女一时显得手足无措,“唰”一声齐跪下呼道:“太子千岁,千千岁。”
那时李渊便被惊醒了。坐在一旁的尹德妃仍然没有说话,只木然的看了一眼李世民。
那时李渊“哦”了一声,便坐直了身来,他看见李世民和那些宫女都跪着便说道:“都起来吧,莫要这般客套的。”说着,欠了欠身子又说道:“太子有啥话便说了。”
“孩儿是请旨来的。”李世民说道。
“北征那边的事情怎样了?”李渊没有问李世民请啥旨来着,却转了话题问起北征的事情来。
“孩儿正想向父皇禀告来着,北征那边形势大好,我军烧掉了突厥数百条船只,突厥已成瓮中之鳖。”
“这便很好,郁射这人可杀可刮,可他手下有几十万军队,能不战就不战,最好是逼降了他。”
“孩儿也是这么想的,已发旨传往洛阳了,先让李靖、秦琼围住再说。”
“看来北征大捷指日可待,朕看这是个好时机,你可张罗着登基的事情了。”李渊说道
李世民一听,心里激灵一震,脸色有些惊惶,他朝李渊看了一眼,目光漂移着打量了一下李渊。
他的目光疑惑,看着李渊那张脸,似乎显得平和又似乎显得严厉,那双眼睛似乎显得很和善却又似乎隐藏着看不清的锐利的东西。
多少年来李世民对他的父皇总有一种畏惧心理,这都让他无法弄清楚这究竟是为什么?即使如今他已经以皇太子的身份主理朝政,大唐的军权、政权他已经一手抓,按理说他不该再畏惧任何人了,但是,李世民在他的父皇面前仍然觉得胆怯。
李世民犹豫了许久不敢说话,李渊的目光却变得严厉了起来,他盯住了李世民的脸,声音变得了严厉地说道:“你为什么不说话?”
“父皇,你让儿子感到为难了。”李世民红了脸说道。
“你有什么为难,你还有什么可顾虑的?这个时候你不登基,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大臣们都有好长一段时间不上朝了,长此下去如何得了。”李渊说道。
李世民倒没有觉得大臣们暂时的不上朝有什么大碍,至于登基的问题,这是迟早的事情,其实如今登与不登基不过一个形是式而已,重要的问题,是有关登基的事,无论如何不能从他李世民的口里说出来。
“父皇,臣儿以为,一国之君不能随便的更替,假如臣儿应该继承大统,那也是等到父皇百年之后,假如臣儿如此匆忙登基,将如何面对国人?”李世民复跪下来说道。
李渊仔细听了李世民这说话,他听出了李世民的忧虑,因为玄武门的事情,他或多或少有那么一点点感觉,觉的李世民有垂谗皇位的感觉。
但是,这段时间来,他索性把军政大权全交与李世民独揽,但他却没有丝毫急于登基的迹象,如今自己明说让他登基,他却又忧虑重重,这说明什么呢?
这说明当初处理他们三兄弟之间的关系问题,自己确实铸成了大错,玄武门之变既然不是急于篡位,那他们兄弟相残的局面是应该可以避免的,也就是说,当初他李渊假如不调离秦府的护军,不让李世民彻底失去安全的保障,李世民怎么会铤而走险呢?
、李渊一想起这件事来,就心如刀绞。
“你有这担心便是好事情,这件事父皇心里自有主张,别这么一直跪着,你就站起来说说有啥事情吧。”
李世民站了起来,坐到宫女给他端来的一张椅子上说道:“臣儿想,父皇多年没有庆寿,父皇的五十八大寿就在这个月的农历二十七,臣儿已经吩咐下去,要为父皇庆寿。”
李渊听了,思忖片刻说道:“国家连年战事,国库空虚,民生凋敝,你搞这种耗费钱财的活动,就不怕产生坏影响?”
“父皇,儿臣倒不是这样以为,儿臣觉得,父皇从来没做过寿,如今年届六十,偶尔作一次庆寿活动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二是玄武门事件后,民间对皇族有着种种猜测,今年为父皇办寿筵,有利于消除种种猜测,其三,河南那边李靖、秦琼部正围住郁射五十万突厥兵,这个时候为父皇办寿筵,一能扬我国威,二能鼓舞我军斗志,有利于逼迫郁射投降。”李世民说道。
李渊听着,沉默半晌才说道:“既然如此,便由你们捣鼓去吧,不过不要办的太铺张,朕向来不主张办这种耗费银两的事,国力赢弱,能节省的还是节省为好。”
“是,父皇,臣儿吩咐下去,尽量不要办得太铺张便是了。”李世民高兴着说道,他停顿了一下,偷偷看了李渊一眼又说道:“父皇,臣儿有一件事需要父皇旨意。”李世民用试探的口吻说着这话,说完又偷偷朝李渊望了一眼。
“有什么事你办了就好,朕已经把朝政军国庶事全权交与你处置,这段事间你就做得很好,朕很放心,凡事你都可以大胆的决定,还有什么旨意要请的呢?”李渊说道。
“为今后国计民生之虑,臣儿想调整一下朝内臣工诸事,启用一些年轻有为之人,臣儿想,这等重大事情必得父皇旨意方好实施,要么臣儿便感觉到为难了。”李世民说着,又看了李渊一眼。
“朝中人事调整实属正常之举,你有啥值得忧虑的呢?”李渊道。
“其他都好办,就是左右仆射两个职位臣儿不敢擅断,必得请父皇旨意不可。”李世民说着,又看了李渊一眼。
李渊一听,心想,这两个是首辅大臣的职位,确实至关重要,又一转想,世民本应自主决定,却又独以这两个职位请旨,可见其用心之良苦。
可想而知,这次朝臣变动必是大面积的更替,既是大面积的更替,臣工中必是怨言不少,在世民未登基之前作此大调整,即使有人不服,但他李渊仍在位上,以其威望,谁也不敢造次。
其次以两位首辅大臣请旨由他李渊定夺,足以说明世民对他的尊重,这事免不了会让臣工们知道,这便在臣工中间造成影响,表明朝臣人事的大变动,并非世民独断专行,甚至可表明就是他李渊的旨意。
李渊这么想着,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道:
“你说说,你都要调整那些人。”
李世民听着李渊说话,遂丛袖中抽出一份名单递给了李渊。李渊接过了那份名单,只见那份名单写着:
左仆射:-------
右仆射:----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
侍中郎:高士廉
中书令:房玄龄
兵部尚书:杜如晦
刑部尚书:张亮
御史大夫:杜淹
左卫大将军:秦琼
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
右武侯大将军:尉迟敬德
左卫将军:侯君集
骁卫将军:段志玄
右侯将军:张公谨
右领军将军:薛万彻
左右军将军:李客师
右监门将军:长孙安业
……
李渊看了这份名单,心想世民也并没作多大的调整,朝臣中不过新增了房玄龄、杜如晦和张亮,文武大臣的职位虽有些调整,但基本还保持原班人马,不禁会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左右仆射这两个职位为何不就一并的定了,本不必征求朕的意见的。”
“不,父皇,臣儿以为这两个位置很重要,臣儿万不敢擅断,一定得父皇做主才是。”李世民说道。
李渊听着,沉吟半刻才说道:”既然如此,就以萧禹为左仆射,封德彝为右仆射吧。”
李世民听着,即跪叩道:“臣儿谨遵父皇旨。”说完便起身告辞。
李渊本以为李世民还和他多说些话,不想李世民得了旨意便匆忙告辞,望着李世民的背影,李渊不禁有些怅然若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