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其他小说 > 我刷的视频在古代爆红 > 第452章 田园诗陶渊明

第452章 田园诗陶渊明

    人生在世,意义为何?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或者没有答案。
    当我们静心下来,读一读陶渊明的诗作,会让人感觉无比美好,心生向往。
    这个心怀浪漫的古人,他的现实生活,并非只有现世安稳,岁月静好。
    陶渊明生逢乱世,从出生到离世,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
    经历一番旁皇与挣扎,听从内心召唤,在失意与困顿中,活出了真实的自我。
    他的田园诗,那个桃源梦,是从苦难的泥土中开出的艺术之。
    “陶渊明出生在浔阳柴桑,他的家世很好。”
    “曾祖陶侃是东晋的传奇人物,战功赫赫,祖父官居太守。”
    “可是祖上的余荫除了给陶渊明带来一个好的身份之外,并没有给他留下多少财产。”
    “到了陶渊明的父亲这里,已经没落得差不多了。”
    “陶渊明八岁时,父亲就因病去世了。”
    “陶渊明的时代,文化上一点也不寂寞。”
    “书圣王羲之还活着,画家顾恺之也还活着,谢灵运还没死,鲍照也还写诗。”
    “小时候,陶渊明崇拜孔子,想要入世求功名。”
    “但他也喜欢老庄,无为而为。”
    “最重要的是,他的性格是近于老庄的,喜欢寄情山水。”
    “所以陶渊明虽然旷放,不喜欢拘束。”
    “但是他的性格里,孔子的入世思想,其实总是将他拉回来。”
    “因此,哪怕喜欢山水,喜欢田园生活。”
    “但少年时候的陶渊明,也跟绝大多数有志之士一样,渴望有一番作为。”
    “一方面心怀入世之志,另一方面又少无适俗韵。”
    “陶渊明的纠结,可见一斑。”
    “而且在做官和躬耕田园之间,他挣扎了半生。”
    “除了穷困一些,陶渊明的早年,过的都是自己喜欢的生活。”
    “过着喜欢的生活,就算穷点,家里常常空空如也,倒也没什么可怕的。”
    “那时候的陶渊明,抚琴读书,有时欣然忘食。”
    “大自然树木交荫,鸟儿过了一群又一群,他也看得欢欢喜喜的。”
    “五六月天气大热,他就北窗下睡觉,享受凉风吹来,自以为就是天地间第一流人物。”
    “然而,偶尔有那么一些时候,他也会想到自己的壮志。”
    “虽然有一些小穷困,但是身处田园环境中,内心欢喜,自然敌过了偶尔穷困。”
    “直到有一年,陶渊明家里实在是揭不开锅了,就只得去学仕。”
    “为了家人能生活得好一点,陶渊明做官去了。”
    “但这次做官,其实是穷得没办法了,家里揭不开锅了。”
    “其实陶渊明也不想去,但是自己饿死不要紧,一家老小跟着自己受饿,那就不行了。”
    “尤其是母亲,年纪也大了,怎么能再这样受苦。”
    “同时,再想想自己的大志,想想自己心中的某个梦。”
    “想了想,还是决定去做这个州祭酒吧。”
    “那时候,陶渊明29岁。”
    “可是当官吧,不是一件省心事儿。”
    “尤其是对陶渊明这种人来说,更是一种折磨。”
    “当官没多久,他就和同事发生了矛盾。”
    “官场上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事情太多了。”
    “没多久,陶渊明就受不了了。”
    “他果断辞职回家,觉得还是在家舒服。”
    “没多久,州里又让他做主簿,可是刚从官场出来的陶渊明拒绝了。”
    “刚一出去,就觉得不大对劲,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陶渊明和大多数人一样,被生活逼着去做某些事。”
    “但是陶渊明比绝大多数人更有勇气,他敢去做,也敢离开。”
    “一入官场,便知不适合自己,陶渊明已经断了做官的念头。”
    “他打算让自己家变成一个耕读之家,一边耕地一边读书,远离仕宦,远离官场。”
    王维:人可以穷,可以隐居,可以躺平,但不能懒散,不能一直躺下去。
    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陶渊明的诗描绘了一幅恬静祥和的田园生活画卷,令人心之向往。
    然而诗意之外是残酷的现实,陶渊明晚年生活十分落魄。
    甲之年还要为了生活四处乞讨,最后在贫困和困顿中结束了生命。
    更讽刺的是,陶渊明博学多才,五个儿子却无一成器。
    非但无法依靠,还要靠体弱多病的老父亲养活,令陶渊明的晚年生活越发悲惨。
    陶渊明娶过三个妻子,第一任妻子难产一尸两命。
    第二任妻子生下四个儿子后病故,第三任妻子陪伴他度过了漫长的艰苦岁月。
    三任妻子一共生育五个儿子,分别取名为俨、俟、份、佚、佟。
    孩子们年幼时活泼可爱,深得陶渊明的喜爱。
    他辞官后曾专心教育孩子,希望孩子们将来能成为学识渊博的人。
    但是事与愿违,所有儿子都没有按照陶渊明的设想发展。
    陶渊明认为长子陶俨不思进取、性格懒惰无人能及,十六岁了依旧学无所成。
    次子陶俟不爱学习,写出来的东西不忍直视。
    三子陶份和四子陶佚不识数,十三四岁的年纪连六七都不认识。
    幺子陶佟是个妥妥的吃货,眼里只有吃的,其他的都不关心。
    孩子们小的时候,陶渊明正值壮年,还能种豆南山下。
    一家人虽然生活贫困,好在能自给自足,这时候陶渊明的诗中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字里行间都是田园生活的美好。
    但随着年龄渐长,田间劳作有些力不从心。
    原本希望五个儿子能分担责任,没想到哪个也靠不上。
    面对生活的重担,曾经坚持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被迫出仕,去面对他极其厌恶的官场。
    但最终因为性格耿直,得罪了很多人,再次辞官归隐、以务农为生。
    陶渊明在五十多岁的时候曾给孩子们写过一封长篇家书,书里概述了自己的一生少而穷苦,东西游走。
    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所作所为,对全家人今日的处境感到十分愧疚。
    又表达了没有能力改变现状的痛苦,同时勉励孩子们团结互助。
    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分家,同心协力渡过难关。
    转眼陶渊明已过甲之年,孩子们也人到中年,生活没有给这家人施舍一点怜悯。
    五个儿子依然像小时候那样,等着老父亲投喂。
    陶渊明被逼无奈,只能拖着残病之躯四处乞讨,靠着他人的救济艰难度日。
    这一时期陶渊明写的诗充满了无奈,一字一句皆是困顿和忧愁。
    寒风呼啸,落叶飘零,这位伟大的田园诗人躺在破败的茅屋里,看着窗外日渐荒芜的田地老泪纵横。
    此时他已经无力乞讨和耕种,只能静静地等待生命的终结。
    “母亲也日渐年老,自己和妻子,可以好好照顾家中老人,让她颐养天年。”
    “可是,陶渊明又怎么会想到厄运会降临到他妻子的头上呢。”
    “他的妻子王氏,去世了。”
    “王氏几年前入陶渊明家,那时候陶家破败不堪。”
    “可是王氏凭着对陶渊明的爱,还有古代女子的顺从,和陶渊明唇齿相依,不离不弃。”
    “她包揽家务,照顾家中所有人。”
    “学着村里农妇的样子,下地种田。”
    “妻子的死去,对陶渊明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看着年幼的孩子,看着年老的母亲,陶渊明又能怎样。”
    “在那样的乱世,生活本来就是一种罪过。”
    “没办法,他只能重新出去做官。”
    “在出去做官之前,他续娶了翟氏。”
    “毕竟家中的孩子还需要有人照顾,老母也需要有人照顾。”
    “其实,他并不讨厌做官,只是他讨厌那种在官场之中,要低头做人,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
    “陶渊明是很自我的人,他将自己的人格,看得比什么都重要。”
    “他听说桓玄不错,有志向,可以干一番事业。”
    “恰好当时,孙恩叛乱,陶渊明就想跟随桓玄,上书评定叛乱。”
    “这是儒家最高的理想,治国平天下。”
    “但是不久,陶渊明发现,桓玄野心很大。”
    “他的目标,不仅仅只是平天下,平叛乱。”
    “可陶渊明心中的理想,是匡扶天下,而不是夺取天下。”
    “他找了一个理由,辞官回家了。”
    “这一辞官,又在家呆了两年,后来桓玄起兵叛乱,被刘裕平定。”
    “一番折腾,事无所成,可是年纪毕竟一大把了。”
    “陶渊明的中年危机也来了,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张着嘴,嗷嗷待哺。”
    “要是种地能吃饱,能安居,陶渊明也就不用出去了。”
    “生计所迫的陶渊明,在隆安四年初,奉使入都。”
    “一年后,陶母亡,渊明回家居丧,三年丁忧期满。”
    “陶渊明怀着四十无闻的观念再度出仕,出任镇军将军刘裕的参军。”
    “此时的他,身在做官,心里念着的却是他的田园。”
    “旅居官场许久,从第一次出仕到如今,已经过了十来年了。”
    “他早已看透了官场生活,实在无心留恋。”
    “幸好陶渊明比较豁达,否则大概是承受不住,非得抑郁不可。”
    “这一次做官,还是老样子,没做多久,就找个理由离开了。”
    “这一次,他打定决心,以后再也不做官了。”
    “陶渊明自然是不怕穷,也不怕苦的。”
    “可是他拖着一家人,就没办法那么随性了。”
    “经济压迫的痛苦,使他不能安于田园。”
    “可是那颗要求自由个性的内心,又让他受不了仕途的樊笼。”
    “打定决心不再做官的陶渊明,又没办法了,家里实在是撑不下去了。”
    “他不得已,又出去做官了,这一次他做了彭泽县令。”“他做官才80多天,地里的高粱都还没成熟,他便走了。”
    “作为对前半生的总结,他写下了著名的《归去来兮辞》。”
    王昌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晚年靠乞讨度日被饿死,五子都不成器。
    此时,陶渊明回忆起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
    出身名门,青年入仕,数次辞官,归隐田园。
    曾经有多辉煌,如今就有多落魄。
    陶渊明曾五次入仕、五次辞官,第一次做官是二十九岁时。
    那时他对做官充满了热情,希望能在官场上实现自己济世救民的抱负。
    可是没想到他的官职远远低于他的期望,一个州祭酒能干什么?
    要知道他的曾祖父曾担任晋国大司马,祖父做过太守,外祖父是东晋名士孟嘉,都是显赫之人,相比之下他的官职实在低微。
    更令他难受的是,官场风气恶劣,等级制度森严。
    陶渊明官职低,处处要看人脸色、听人驱使,做得十分抑郁。
    同时官场中人擅长阿谀奉承,而他性格耿直,显得格格不入。
    不为五斗米折腰就是他的性格,可这样的性格,在官场中并不吃香。
    做官没多久,他就得罪了上司、惹恼了同僚,一气之下辞去官职。
    在家里待了两三年,陶渊明再次萌生做官的心思。
    他想着也许找一个开明的上司,情况会好很多,于是投奔到桓玄那里。
    不料在桓玄那里工作没多久,就发现桓玄有谋逆之心。
    社会动荡,政局不稳。
    陶渊明害怕受到牵连,借着为母亲奔丧的机会再次辞官。
    辞官后陶渊明归隐田园,每日带着妻儿种豆除草,生活安稳惬意。
    他虽身在田园,却时刻关注着外面的局势。
    得知桓玄叛军被刘裕打败,欢欢喜喜地跑去刘裕那里,献计献策营救被桓玄挟持的皇帝。
    皇帝被救后,陶渊明自认为立下大功。
    论功行赏时却只得了个参谋的职务,不由得十分气闷。
    但还是抱着极大的希望走马上任,他希望能够得到刘裕的赏识。
    可惜官场争斗远比他想象的残酷,每天都过得非常抑郁。
    结果只做了几个月的官,再次提交辞职报告。
    仅仅过了一年,陶渊明又因为生活窘迫第四次入仕。
    这次他选择投靠刘敬宣,没多久,刘敬宣和刘裕的矛盾加剧。
    陶渊明夹在中间左右为难,再次被迫辞职。
    辞官后没了收入,一家老小面临断粮的绝境。
    陶渊明万般无奈,在祖父的举荐下担任彭泽县令。
    可惜这次又遭到沉重打击,仅做了两个多月的官。
    从此以后,陶渊明对做官失望透顶。
    再也没有踏足官场,就守着他那一亩三分地度日。
    最终在六十三岁这年,带着无尽的不甘与没落缓缓地闭上了眼。
    陶渊明的一生充满了悲剧色彩,他在官场沉沦多年,失望多年,最后无奈发出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呐喊。
    可惜现实逼人,生活的压力,孩子们的不作为。
    都令他焦头烂额,最后只能在入仕和归隐之间反复横跳。
    这也说明理想与现实之间存在巨大的矛盾,处理不好,生活会很糟糕。
    “这一走之后,此生再没有进入官场。”
    “那一年,他四十一岁,多年来在官场上奔波,早已让他心声厌倦。”
    “那时候,他终于看清了自己的心,看透了生活。”
    “这一次,种地的态度终于坚定了。”
    “这一次回家之后,他对仕途再也没什么念想了,不是失望,只是真的厌倦了。”
    “从第一次做官,到最后一次做官,已经十二年了。”
    “十二年里,他一直在矛盾,一直在挣扎,现在他终于明白了。”
    “回家之后的日子,虽然清苦,但是至少是自己喜欢的。”
    “他很努力种地,每天早出晚归,偏偏野草比豆苗还茂盛。”
    “不过渊明自得其乐,一边写诗,一边种地,还一边教育儿子。”
    “总之岁月漫长,值得等待,有时候种地累了,就叫几人一起喝酒。”
    “陶渊明归隐后,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陶渊明,总也见不到。”
    “王弘没办法,只得派人守着陶渊明家,看陶渊明要去哪里,好借机与之相见。”
    “总算得知陶渊明要去庐山游玩,王弘便让朋友庞通之带上好酒,在去庐山的半道上拦截陶渊明。”
    “陶渊明这个人遇到好酒,就移不开身。”
    “在半路上的时候,就遇到了庞通之请他喝酒。”
    “陶渊明也不抵触,与庞通之喝酒,就忘了要去庐山。”
    “这个时候,早有预谋的王弘来了。”
    “喝得尽兴的陶渊明,连忙邀请刺史入座。”
    “一起喝酒,一起聊天,直到日薄西山。”
    “颜廷之和陶渊明是好友,交情深厚,经常和陶渊明喝酒。”
    “后来颜廷之做了太守,每次经过浔阳,都要找陶渊明不醉不归。”
    “颜廷之调走了,还给陶渊明留下两万文钱补贴家用。”
    “可陶渊明也不管,直接将两万文钱送去酒庄,以便日后好买酒喝。”
    “九月九日,菊开得正好,陶渊明没有钱买酒。”
    “他走出柴门,在菊从中坐着,采了一大把菊。”
    “他看着南山,看着菊,心中一片宁静。”
    “蓦然间,朋友王弘就来了,还带来了没酒。”
    “然后他就和王弘一起在菊从中喝酒,一边是菊香,一边是清风,一边是酒香。”
    “两个人若无其事地喝着,也没有到家里去。”
    “喝醉了,陶渊明才慢悠悠地回家去。”
    “陶渊明不懂音律,可是他收藏了一张无弦琴。”
    “每次喝酒到尽兴,就抱起自己的无弦琴在那弹。”
    “遇到有人来拜访,不论贵贱,只要家里有酒,陶渊明就会拿出好酒招待他们。”
    “陶渊明天真直率,那真不是一般的。”
    “公元427年,陶渊明走到了他人生的尽头。”
    “他告诉儿子,死后不起高坟,也不求祭,只愿长归尘土。”
    “可是他死后,却成了无数人心中的陶渊明。”
    “苏东坡豪放无比,贬谪升官,都淡然处之。”
    “在谪居的时候,苏东坡就经常读陶渊明的诗。”
    “两个伟大的人格,隔着数百年的时空相交,互相安慰着。”
    杜牧:躺平的陶渊明,晚年为生存乞讨,5子无一成器,63岁饱受饥饿而死。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这句诗描绘的田园牧歌生活,千年来不知令多少人心驰神往。
    然而,这位被誉为田园诗派开山鼻祖的诗人,其真实人生却远非诗中那般浪漫写意。
    陶渊明晚年生活困顿,五个儿子碌碌无为。
    甚至不得不靠乞讨度日,最终在饥寒交迫中离世。
    这不禁让人疑惑,陶渊明的躺平究竟是真潇洒,还是无奈之举?
    躬耕陇亩的背后,一位诗人的五次辞官与生存挣扎。
    陶渊明出身于没落的官宦世家,高祖陶丹曾是扬武将军,曾祖父陶侃更是官至太尉,曾主政荆州。
    然而,到了陶渊明父亲这一代,家道中落。
    陶渊明二十岁丧父,家境更加窘迫。
    为了养家糊口,他不得不踏入仕途。
    在近十年的时间里,陶渊明先后五次辞官。
    第一次是江州祭酒,因不满上司王凝之的傲慢态度而愤然离去。
    之后又先后担任北平府吏、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但都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选择归隐田园。
    陶渊明的多次辞官,固然有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品格,但背后的经济压力也不容忽视。
    在那个门阀制度森严的时代,寒门子弟上升通道狭窄。
    陶渊明难以在官场上获得足够的经济来源,维持家庭开支。
    五个不成器的儿子与三次婚姻,家庭的重担与妻子的抱怨。
    除了仕途的坎坷,陶渊明的家庭生活也充满了艰辛。
    他经历了三次婚姻,育有五个儿子。
    然而,这些儿子却都没有继承父亲的才华。
    反而无一成器,无法为家庭分担经济压力。
    陶渊明的第一任妻子因难产而死,这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之后,他续娶了两位妻子,先后生育了四个儿子。
    然而,由于生活贫困,他的第二任妻子也因病早逝。
    第三任妻子翟氏,原本以为嫁入官宦之家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却没想到陶渊明最终选择归隐,家境日渐贫寒。
    她不得不精打细算,甚至将粮食省下来酿酒,以供陶渊明饮用。
    妻子的抱怨,五个儿子的无所作为,沉重的家庭负担,都像一座座大山压在陶渊明身上。
    让他在诗酒田园的背后,承受着巨大的生活压力。
    理想与现实的碰撞,陶渊明躺平背后的无奈与抗争。
    陶渊明的躺平,并非简单的逃避现实。
    而是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做出的无奈选择。
    他渴望建功立业,却受制于时代背景和自身际遇。
    他追求精神自由,却不得不面对生活的残酷现实。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这句诗并非诗意的夸张,而是陶渊明晚年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曾写下《乞食》一文,坦言自己为了生存不得不乞讨,字里行间充满了辛酸和无奈。
    然而,即使在如此困境中,陶渊明也从未放弃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他以诗歌为武器,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理想的执着。
    他的躺平,与其说是放弃,不如说是另一种形式的抗争.
    对不公的社会,对虚伪的官场,对命运的捉弄,他选择了用自己的方式进行无声的反抗。(本章完)
新书推荐: 笼中月 坏女人贯彻始终 反派小叔他钓不自知[穿书] 羞辱对象是恋爱脑(系统) 重生娱乐圈顶级化妆师的易容术 在恐怖游戏里被疯狂觊觎(np) 当普信男穿进虐文 顶级绿茶称霸填空世界 惩罚系统 穿成炮灰的我竟然是个万人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