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顾晓原以为自己年老之前, 应该就可以看看广阔天地了,结果等到她头一次踏出中原的时候,已经是花甲之年。
    没办法, 殷洲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中原这边都开始恐惧的地步。
    殷洲那边因为地广人稀,大量的人力需要耗费在开拓上头, 而不是像在中原一样搞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立国之初, 为了发展,便非常重视工商, 一个大匠,在这边的地位相当于一个中层的官员, 若是能够发明出一样能够促进各方面生产力的器械,那么, 便能得到一个荣誉兴致的爵位, 还有源源不断的金钱。
    因此,短短十来年时间, 殷洲便开启了工业革命,矿山上用蒸汽机抽水,织场里头用水力纺纱机纺纱。廉价的工业制品很快就对中原的手工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虽说殷洲在高端产品上头还不如中原,但是,架不住人家量大管饱, 价格优惠。
    殷洲首先就引进了源自南美的长绒棉,生产出来的棉布更细密光滑,纺织难度也更低, 然后就是丝绸和毛呢。老实说,中原虽说几乎囊括了所有的地形地貌, 这也直接导致,真正适合耕种放牧的地方,其实也就那么大。
    中原的土地精耕细作了几千年,地力消耗极大,大家不得不换着花样浇水施肥,才能在化肥大规模出现之前保证养活一整个中原不断增长地人口。而殷洲这边呢,直到几百年之后,还有大片的黑土地。
    殷洲这边完全不需要精耕细作,只要不竭泽而渔,那么,即便是比较粗放式地种植模式,也能取得极好的收成。有几年中原遭遇了连年天灾,一帮趁机囤积居奇的粮商直接就被殷洲运来的大量粮食打了个落花流水,亏得连底裤都不剩!
    总之,殷洲这边在站稳了脚跟之后,他们就开始跟中原母国抢占市场了,大家的技术一脉相承,殷洲那边却更好更便宜,只将中原一帮这么多年都不知道改进工艺的家伙打得晕头转向,不得不赶紧想办法引进良种,但是,羊毛还好说,北边的草原可以大规模放牧,可棉花呢?西北那边大家都不乐意去,而在南方种植棉花显然不那么划算。丝绸也是一样,气候条件不一样,人家那边的丝绸的确不够轻薄,但是纱罗这样的织物才需要轻薄,大多数锦缎要的就是那种厚重的质感。至于说那等高档的云锦缂丝之类,只要肯花钱,自然能请到熟手的工匠过去。
    尤其,从圣上驾崩之后,新继位的皇帝名义上是原本皇后的儿子,但终究只是养子,又不是亲儿子,何况,他代表的是中原本土的利益,殷洲那边同父异母的兄长还有两个堂兄弟显然跟他不是一路的,他就纳了闷了,当初自家父皇发什么神经,怎么给了殷洲那么大的自主权。
    那么大一块地方,就该将能分封过去的人都分封过去啊,如同宗周时候旧事,那么,那些分封过去的宗亲自己就能将脑浆打出来,而不像是现在一样,大家地盘都很大,而且也都有扩展的空间,没必要现在就起什么冲突,以至于大家居然都开始一致对外了,很不幸的是,中原这边这会儿反而变成了那个外。
    因为这个缘故,这位其实也算不得多明智的新君便以孝顺为名,留着被封为母后皇太后的嫡母,希望那边看在生母的份上,不要太过分。
    与之享受了同样待遇的自然还有顾晓这个太妃,她如今身上有着郑国和卫国两国王太后的名头,因此,在宗室中地位极为超然,她享受的同样是太后的待遇,无非就是名头上低一点罢了。
    只要能安抚好这两位太后,那么,殷洲那边就不会生出什么乱子来。
    顾晓是个随遇而安的人,她要是想要享受什么天伦之乐,立马宗室里头一帮小辈会抢着过来孝顺她。何况,佳婉和徒嘉泽一直留在中原。
    佳婉连孙子都有了,徒嘉泽虽说成婚晚了几年,但如今也是有三个孙子,五个孙女的人了。他一直没有搬出王府,打着孝顺顾晓的名义一直留了下来。
    顾晓倒也不在意这个,王府这么大地方,人多一点才热闹。因此,除了正院那边因为男主人不在被封存了之外,其他地方,大多数也就分给徒嘉泽的子孙了。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徒嘉泽既然惦记着王府的财产,那么自然要将这个孝子贤孙做好。
    李氏如今也还在,日子过得也不坏,除了因为顾晓的存在,她没法在正经的儿媳妇那里拿捏婆婆的款之外,一切都很舒心。她还提议过送两个女孩子放到顾晓身边养着,毕竟,养着养着就有感情了!
    可惜的是,顾晓对于养孩子真没什么兴趣!
    对于权贵来说,想要找乐子,还是比较容易的。
    虽说顾晓不能离开神京,但是,她一声吩咐,便会有人为她营造最华美的园林,她招一招手,那些足以在后宫占据一席之地的美人便会翩然起舞,甚至,她只要乐意,大家都不会介意她养几个面首男宠什么的。甚至,各种类型的美男子一度经常在顾晓面前出现,可惜的是,顾晓对此真没什么兴趣!纯粹欣赏男色可以,但是更亲密的接触,还是算了吧!
    也就是顾晓自己比较克制,要不然的话,什么酒池肉林,纸醉金迷,都只是一念之间罢了。
    可以说,顾晓那二三十年,过得还算是挺舒心,反倒是皇帝,在巨大的压力下撑不住了。
    他前头几年还各种励精图治,但是后来,他就有些懈怠下来。主要是,他这个皇帝当得其实有些没滋没味。他不是真正的元后嫡出,大家都明白,关键时刻,太后和太后背后的晋王不会站在他身边。先皇驾崩,虽说留下了一个富庶的国库,但是同样留下了诸多老臣。
    偏生新皇手里没有足够替代这些老臣的人,他玩弄权术的手段也不够纯属,或者说,在没有绝对实力的情况下,权术这玩意很多时候就显得孱弱无力。
    总之,在奋斗了多年却力不从心,反倒是被下头那些因为先皇还有移民兴起的士绅不断裹挟之后,皇帝躺平了!
    接着奏乐接着舞,我死之后,哪管洪水滔天!相信后人的智慧好了!反正现在倒霉的是那些商人,下头的百姓反倒是能吃饱穿暖的,既然如此,那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皇帝开始沉迷女色,尤其因为来自殷洲乃至海洋的大量肉类的输入,有了足够的营养之后,民间美人也跟着多了起来。
    先皇在位二十来年,从头到尾也就是搞了不到五次大选,其他的大选都被用各种理由取消了,即便是大选,留下的秀女也很少。轮到这一位,摆烂之后不仅通过大选遴选美人,连着小选上来的宫女女官也不放过。
    后宫一下子就膨胀起来,就他后宫有编制的妃嫔,一天睡一个,一年下来都没重样的。加上这些妃嫔为了固宠,各种逢迎,没几年,即便是御医医术高明,也经不住他自个这般糟践。
    因此,这位三十来岁就驾崩了,好在他已经有了儿子,还是嫡子,这会儿已经十三岁了。
    这个年纪,自然是没法亲政的。原本大臣们的意思,是由太皇太后临朝听政,其实就是叫太皇太后摄政的意思。结果,小皇帝亲妈居然是个不甘寂寞的,根本没意识到太皇太后意味着什么。
    主要是太皇太后这么多年一直就是个吉祥物一样的存在,她因为不是亲妈,所以对这个名义上的儿子很是宽宏,从来不摆什么嫡母太后的架子,也从来不过问朝政,以至于大家都觉得太皇太后的意见无关紧要。
    对于新鲜出炉的太后来说,丈夫活着的时候,都被那些狐狸精给勾了去,她堂堂皇后,就已经过得很憋屈,如今儿子都是皇帝了,还要她继续仰人鼻息吗?
    因此,她觉得,自己应该垂帘听政,而不是劳烦太皇太后。因此,她直接找了人,表示太皇太后年纪大了,正该享受天伦之乐,又找出了前些年晋王请求接母后前往晋国养老的折子,声称太皇太后与晋王骨肉生离多年,如今太皇太后这个年纪,再不动身,只怕再无团圆之日云云。
    还有,为了防止徒嘉珩回来夺权,这位太后觉得也不用藩王回来奔丧,直接在自个藩国遥祭就可,然后朝廷这边会负责送太皇太后前往殷洲。
    太后这般急迫,太皇太后自然是顺水推舟。她干什么要做那吃力不讨好的差事,她若是摄政,那遇上殷洲跟朝廷有冲突的地方,她到底帮谁呢?何况,她本身也不是什么喜欢权力的人,与其为了国事殚精竭虑,不如好好享受生活。
    顾晓占了太皇太后的光,一起搭上了前往殷洲的船。
    站在船头,顾晓看着浩瀚无边的大海,还有脚下的钢铁巨轮,心中涌起了巨大的欢喜。
新书推荐: 小家小业 不道德关系(伪父子盖饭,3p) 精神体是幻想系如何贴贴 莺莺(古言1v1) 《可恶,又被抓住了》(np sp改后重传) 谁家清冷白月光天天咬人腺体啊 哑巴小道士被顶级大佬盯上 十三夜 [排球少年同人] 我在排球当教练 [柯南同人] 真酒的自救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