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都市小说 > 大唐天将军 > 第418章 先拿宗室开刀,罗马帝国来使,献礼

第418章 先拿宗室开刀,罗马帝国来使,献礼

    关中之行,不仅震慑地方大族势力,也使李瑄对关中民生有一些了解。
    关中的锦衣卫是控制最牢固的地区,还有凤翔都督府,承担以往中央军的职责。
    李瑄让京兆尹张巡做好准备,等严庄带人到河南河北后,立刻宣布除贱为良,要求豪强大族不要抵抗,接受审查。
    解放农奴,才是摊丁入亩的基础。
    五月十日,朝会,太极殿。
    李瑄准备与文武百官商讨,削除宗室的赐田事宜。
    大唐的宗室,一般都是出了五服,就各谋生路。
    也有一些离宗室离皇帝三四辈就落魄。因为其父辈的爵位,被嫡长子继承,次子则会败落。
    如果脱离“门荫入仕”,还会为官的,多是自己争气。
    如李瑄的四兄李季卿,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明经及第。宗室进士及第也不在少数。
    大唐的亲王虽不再食邑,但永业田有一万亩。另外,郡王和嗣王有永业田五千亩。国公有永业田四千亩。
    永业,则是世代耕种,身死不还的田地。
    李隆基的儿子公主那么多,他的孙子、重孙都有不少,拥有长安城外无尽的永业田。
    更别说他们私底下的土地兼并。
    百姓成为佃户,无数奴婢为他们耕种。
    “诸卿,朕巡视关中,发觉关中虽为京畿之地,但缺少田地的百姓依旧众多,有什么解决的办法吗?我等齐心协力欲使百姓丰衣足食,为佃农可非长久之计。”
    在宫殿上,李瑄听取宰相汇报日常事务后,问出这个问题。
    这句话让文武百官一个头两个大。
    小小的京兆府,有户籍人口一百九十五万。
    按理说向北拓荒和向西移民是好选择。
    但这些佃农不是没有地种。
    一旦移民或者拓荒,王公贵族的土地就会荒下来。
    就像是站在朝堂上的文武大臣,谁家没有良田千亩?
    难道他们的家人会去种地吗?
    显然不可能!
    “朕无解对之法,才来征求众卿的意见。在长安附近如此,是朕的耻辱;社稷之主,也属实可笑。”
    李瑄自叹一声,满是忧虑。
    关中平原有地,只有没有百姓的耕地。
    在岁月的流逝中,不少百姓因各种各样的方法,失去土地。
    这是一种阶级矛盾。
    既得利益群体,本能地去忽略这种目光。
    朝堂上不少大臣都认为将自己的耕地,交给无地的佃户,是为施舍。又不是让他们成为农奴。
    但“佃户”这个词已经说明了一切。
    长此以往,百姓会对大唐有归属感吗?
    有人揭竿而起,无地少地的佃户,一定是跟随者。
    “启奏陛下,当前关中地区,遍地佃农,是因自开元后期以来朝廷对关中的管理稍有松弛,以至于增加众多籍外之田。当立即收走籍外之田,重分无地百姓,缓和矛盾。”
    正所谓君忧臣辱,见皇帝忧愁百姓生计,宰相卢奂向李瑄启奏道。
    他两袖清风,无置家业,对这种事情双手赞成。
    他相信至尊的英明,不怕去得罪人。
    “仅籍外之田,还是不够啊……”
    李瑄微微摇头。
    那天他与宰相商议过,宰相皆知他要除贱为良。
    他所要的,可不只是籍外之田。
    “启奏陛下,臣族中有良田十顷,愿意舍弃,分给百姓,只叹杯水车薪。”
    这时,事先与李瑄通过气的刘晏起身拱手道。
    “卿有此心,朕甚慰之。然诸卿为国操劳,还要养家糊口,并不容易,不能如此。”
    “籍外之田,为不当来源,不具合法性。朕认为得永业田宗室数以百计,分得关中良田何止万顷?然许多宗室子弟留恋于烟柳巷,在长安赌坊之中挥金如土。朕克制住自己的欲望,不敢去增加后宫妃嫔,他们一无是处,却浪费民脂民膏。朕不想用蠹虫去形容,但没有更好去解释了。如果要削,也是去削弱宗室的永业田。”
    有刘晏作为引子后,李瑄将心中的计划向文武大臣全盘托出。
    大唐建国以来,宗室可太多了。毕竟连李渊的堂兄弟都算。
    偌大的宗室,出一些废物也是不可避免的。
    就如李瑄的五兄李琅,浪子回头前,也差不多一无是处。
    文武大臣也终于明白李瑄的意思,不仅要没收籍外之田,还要向宗室的永业田动刀。
    这会触动宗室的大利益。
    但李瑄小宗代大宗都干了。现最大的宗室是睿宗皇帝的后代,和李瑄基本是不可化解的矛盾。
    而李隆基的儿孙、重孙加起来过百。
    有大臣猜测,至尊是否是在搞李隆基的儿子,是以其他宗室殃及池鱼。
    事实上,李瑄没那么小心眼,他就是要搞整个宗室。
    一个亲王,一万亩地。
    亲王的儿子五千亩。
    随着新帝登基,新的亲王会不断诞生。
    即便能在推恩令中收回一些土地,但对关中的损害越来越大。
    在大臣中,宗室除了他的亲兄弟,就只有他的亲信李岘、李纾、李勉、李廙等人。
    李瑄又没有去削文武百官的俸禄和赐田,不关他们的事。
    一朝天子一朝臣,没有大臣站出来劝李瑄收回成命。
    “臣身为宗室宰相,认为陛下圣言合理。国家疲惫之际,他们坐享其成,已是天恩。若再占着大量土地,于国于民皆不利。”
    李岘带头向李瑄说道。
    曾经李隆基过天长节的时候,文武百官在天下搜罗宝物,力图献上最好,但李岘只献出一匹彩锻。
    宗室的风气不对。
    他已经看出,李瑄不按套路出牌,把能得罪的都得罪了,只为创造盛世。
    但李瑄牢牢抓住三样东西,就能握住天下。
    一是军权,二是民心,三是四夷胡酋的敬畏。
    李岘不明白李瑄所言的“螺旋上升”为何物,但他愿意跟随李瑄去完成。
    对李瑄来说,完不成历史的跨越,不过是被清算后人。
    如果完成,他就是神话!
    “好!立刻拟定诏书,由右仆射主导对宗室田产的彻查。不论是谁,胆敢抗拒,先绳之以法,再由刑部、大理寺审判。朕以身作则,朕的儿女将名下永业田只留一成。”
    李瑄将此件大事交给李岘统筹。
    从收田,到分田,相信李岘会弄妥当。
    李瑄的暗示已经很明白,他的儿女如此尊贵,都只留一成,你们这些诸王公主还想留多少?
    “臣遵旨!”
    李岘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文武大臣在心中为宗室子弟默哀。
    李瑄不清算李隆基一脉,算是他们的幸运。
    李隆基的儿女、孙子、重孙丢失一些土地,又哪敢言不幸?
    须知,在高宗武后时代,宗室的命运是无比悲惨的。
    朝会结束,宗室版本的“除贱为良”火速传遍长安。
    李瑄在这个时候动宗室,是为除贱为良打前站。
    让豪强大族明白李瑄的决心,不要做无意义的抵抗。
    特别是东西江南两道,人口加起来比河北还恐怖,却收不上赋税。
    这是挑战李瑄的忍耐。
    三万名锦衣卫,四个都督府建立在江南,随时准备出击平叛。
    当天,就有不少宗室成员关起门骂李瑄六亲不认。
    像汉代的时候,宗室侯爵都有食邑,现没食邑就算了,连永业田都要剥夺大半。
    最有战斗力的宗室,还被李瑄关在兴庆宫呢!
    在除贱为良结束前,李瑄不会释放他们。
    万一李隆基的儿孙,跑一两个到江南,对李瑄有不必要的麻烦。
    那些损失利益的人,想入宫求见太上皇李适之。
    但李适之不会过问这样的事,他只想做一个闲情逸致的老人,享天伦之乐。
    他知道李瑄的目光看得很远,都不是只放眼当下。
    “禅让才多久,就动我儿孙?”
    消息传到兴庆宫后,李隆基怒不可遏。
    这一定是在针对他。
    他感觉自己被欺骗了。
    说好的富贵哪去呢?
    “三郎息怒,李七郎有分寸的,皇子皇孙们妥善经营,足够富贵了。”
    高力士宽慰李隆基。
    现在李隆基老了,开始为自己的子孙后代担心。
    前几天还问高力士他的后代之中,会不会出现李七郎这样的人物,将他的江山重新夺回来,让他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
    对此高力士只是安慰,毕竟李七郎是古往今来才出现一次的人物。
    “我担心他得寸进尺,将来我的儿孙连立锥之地都没有。”
    李隆基还是无法掩饰怒气。
    “只要他们安份守己,李七郎应不会此,他是有德之人。”
    高力士也不知怎么说。
    自从能去太真观后,李隆基隔段时间都要到观前,希望玉环娘子能回心转意。
    但每一次杨玉环都闭门不见,使李隆基越来越急躁。
    “有德的人还会篡位吗?我的儿孙连兴庆宫都出不去,谁会记得他们?”
    李隆基的心中异常后悔。
    早知如此,就该将儿孙们派到诸道,去锻炼他们的能力。
    从十六王宅到百孙院,连太子都不居东宫之中,李隆基一直防着儿子,把儿子们当金丝雀养着。
    最大的问题是他禁止文武百官与儿孙们联系,以至于自己的儿孙没有党羽拥护。
    “唉!三郎你不要再操心这些了,应该颐养天年。永王的幼子刚出生,老奴让他们带来给你看看。”
    高力士也很无奈,明明已经没有机会了。
    圣人为什么老是想那些有的没的。以李七郎的人格魅力,随着执政事件越长,权力越会稳固。
    他通过变法,为底层百姓带来利益,得到民心。
    又提高募兵制下士卒的待遇,掌握军心。
    自古任何阴谋诡计,都会撞在军权这座大山上。
    “看看吧!我以前都忘了我孙儿叫什么。”
    李隆基也清楚,他不会有机会撼动李瑄。
    玉环娘子又不见他,他不过是在愁闷之际发发牢骚罢了。
    ……
    五月十五日,上午,长安城明德门外数里,出现一批不一样的人。
    这些人金发碧眼,鼻梁高挺。
    但来来往往的平民百姓对此习以为常,他们还以为这是西域哪里来的大商队呢。
    重辟丝绸之路后,由西域来大唐的胡人更多了。
    虽然官方以“蕃”这种不带歧视的字称呼四夷。
    但百姓还是喜欢以胡人称呼外国人。
    在文化自信,诗歌飞扬的大唐,平民百姓昂首挺胸,高人一等。
    而且由于大唐的律法,普通百姓不能与胡商进行私下来往,只允许商贸交易。
    “这就是胡姆丹,它比君士坦丁堡高大太多……”
    在这支队伍的最前方,一名穿着方形大斗篷,衣体宽肥的中年男子仰望长安城,发出感慨。
    他的右肩上用很大的宝石别针扣住面料两端,显得身份与众不同。
    他就是罗马帝国君士坦丁五世派遣至大唐的特使阿波加斯。
    阿波加斯是罗马帝国的执事长官,地位极高。
    他从两年多前开始从君士坦丁堡出发,由于道路不同,从里海北部绕路而行。
    好在大唐所控制的势力巨大,等到波斯王国以后,阿波加斯才不必提心吊胆,能加快前往长安。
    他身为执事长官,冒险亲至长安,是带着政治目的的。
    现如今,保加利亚汗国和大食帝国一直对罗马帝国有威胁,使他们腹背受敌。
    而天将军屡屡将大食打败,杀死呼罗珊总督,间接使艾布·阿拔斯死亡。
    强大的黑衣大食,也逐步被大唐的势力所蚕食。
    君士坦丁五世希望大唐能与罗马联合,将大食灭亡,瓜分大食。
    这样,罗马帝国才能全力去对付保加利亚汗国。
    保加利亚汗国使罗马帝国吃尽苦头,直到现在,罗马帝国还向保加利亚汗国上贡,这是罗马帝国的耻辱。
    为表诚意,和对天将军的尊敬,阿波加斯在这种情况下被派至此地。
    在长安巍峨的城门前,罗马帝国的使者携着远方异域的气息越来越近。
    他们身后,牵拉着驮满货物的骏马,驼铃叮当,仿佛奏响了东西方交流的序曲。
    一行人看向高大的城墙,不禁震撼。
    君士坦丁堡也是大城,但缺少大唐长安的雄伟壮丽。
    给人一种厚重沧桑感。
    “这样的城池,多少兵马也攻不破!”
    阿波加斯下意识认为长安城是不可攻破的城池。
    实际上不论是长安,还是洛阳。都因为太大,人口太多,而难以防守。
    历史上的长安国都六陷,天子九迁。让后人一度怀疑四塞之地。
    不像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五世的父亲就是凭借守卫君士坦丁堡,击败白衣大食。
    其余的罗马人也无不感叹着长安的宏大。
    一路上他们谈论过太多次这座城池。
    大唐早已知道罗马帝国使者的行进路线,李瑄指派礼部侍郎萧华到城门前迎接。
    “可是罗马的使者?”
    萧华带着一队官吏,向明德门外的阿波加斯问道。
    在李瑄要求下,今后史料就记载拂菻为罗马。
    阿波加斯雇佣有既懂汉语,又懂希腊语的粟特人作为翻译。
    粟特翻译将萧华的问候告诉阿波加斯后,他立刻回应:“我为使者!”
    “罗马君主特派大使阿波加斯!”
    随即,阿波加斯用罗马帝国的礼节向萧华行一礼。
    “我乃大唐礼部侍郎萧华,奉大唐皇帝之命迎接。请使者随我入长安……”
    萧华回礼保持风度。
    他只知道罗马帝国是一个古老且庞大的国度。
    至尊很重视,特意在兴庆宫的萼相辉楼接见。
    在明德门前,禁卫军对阿波加斯的车马、骆驼一阵检查后,准许通明德门。
    之前颜真卿为罗马使者团开具的通关文牒,走在这里,已不再需要。
    在萧华的指引下,罗马使团进入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宽绰笔直,似巨龙横卧,坊市井然。两侧房屋店铺鳞次栉比。胡商云集在此,车水马龙。
    这种人来人往的繁华,让阿波加斯震惊世界之大。
    早在数百年前,罗马帝国就记载遥远的东方有一个神秘的国度,他们开辟道路,将精致美好的丝绸一路贩卖到罗马帝国,甚至更遥远的地方。
    到了现在,这个国家的丝绸越来越精密,色采艳丽。还拥有漂亮的瓷器,和芳香的茶叶。
    这些都是可以直接兑换为金币银币的硬通货。
    以前罗马帝国也出使过大唐,也将大唐的繁华带回,他以为有所夸张,现在眼见为实的同时,心中也产生忧虑。
    这样强大的国家,将来与罗马帝国接壤,是好是坏呢?
    大唐的疆域他有所耳闻,他虽从里海到长安,行走万里。
    但听粟特人介绍大唐最精华的地带,在长安以东。
    那里更加广袤无垠,丝绸、瓷器、茶叶,全部都是从那里而来。
    那里桑麻敝野,闾阎相望。大唐有百万大军,全靠那里的赋税供养。
    以前大唐在东北、西南、北部还有大敌。
    现在大敌全部被打残打废,莫不臣服!
    他想要求见的天将军,也通过叛乱,成为大唐皇帝。
    虽然忌惮大唐,但自君士坦丁五世御驾亲征失败后,对北方的压力变得更大。
    他急于在这个时机,寻找盟友。
    阿波加斯怀着忐忑的心情,到达朱雀街的尽头,他方知前方是琼楼玉宇的宫殿。
    可他的目的地不是这些鬼斧人工的宫殿,而是向东拐。
    隔着很远,阿波加斯就看到一座高楼拔地而起,高耸入云。
    “那是我们的萼相辉楼,外宾多接待于此。”
    看着阿波加斯的土鳖样,萧华向他解释。
    “这一定是大唐最高的大楼!”
    瞠目结舌的阿波加斯呐呐地道,这似是神灵建筑的壮丽,看着就心生敬畏。
    “并不是,我们国都洛阳的明堂,为此楼三倍。”
    萧华笑道。
    明堂动用天下最大的木材,任何人看了都会心惊。
    安禄山就是看到明堂,而忍不住称帝。
    “大唐为神之国度。”
    阿波加斯非一无所知,他来的时候已经得知,大唐还有一座都城。
    洛阳在唐初的时候,只是陪都。
    但在高宗皇帝搬迁到洛阳后,则是与长安“并为国都”,不分上下。
    高宗在洛阳二十六年,武则天称帝一直呆在洛阳,李隆基在洛阳十年。
    长安与洛阳的改制要么成为东都与西都,要么成为东京与西京。
    历史上安史之乱后,山河破碎,明堂等巍峨建筑被烧毁,才又沦为陪都。
    听翻译的话后,使得阿波加斯更想去另一座城池洛阳一看。
    “请转告贵国的皇帝陛下,允许我先向大唐皇帝献宝,我代表我们的君王向伟大的皇帝展现敬意。”
    在萼相辉楼的威压下,罗马使团进入宫门,阿波加斯向萧华请求道,这是他们的传统。
    他们已多次出使大唐,这一次比任何一次都盛大。
    即便一路上消耗众多金银珠宝,战死、病死了二百多名勇士,但他们还是护卫他们认为最珍贵的宝物,到达长安。
    另外,他还将一些来自于罗马帝国的水果、蔬菜、卉的种子,带到长安。
    希望能给天将军一个好印象。
    萧华点头,他吩咐属吏,向正在萼相辉楼等待的李瑄禀告道。
    李瑄同意,领着一众五品以上官吏,出萼相辉楼。
    十几辆车子、骆驼,在羽林军的拱卫下,到达萼相辉楼的区域。
    这里是太上皇的居所,是以戒备森严。
    阿波加斯原本携马匹、骆驼前来,只是到敦煌后,购买一些更轻便省力的车子。
    现在使团中,随从的罗马官吏、护卫、杂役、奴隶只有一百多人。
    一路上极为惊险。
    “此为我大唐皇帝陛下……”
    萧华带着阿波加斯和粟特翻译来到李瑄身前,向他们提示道。
    “罗马执事长官阿波加斯见过大唐皇帝。我代表我的君主向您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阿波加斯赶紧向李瑄行一礼,他未直起身,等待翻译。
    他未想到赫赫有名的天将军竟然这么年轻。
    一袭龙袍,头戴冠冕,气宇轩昂的李瑄,让阿波加斯不得不信服。
    天将军变成天可汗,他明白其中的含义。
    能与李瑄相比较的不是大帝,而是亚历山大大帝。
    “使者远道而来,不必多礼!”
    李瑄抬手示意阿波加斯免礼。
    为保波斯王国,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灭亡大食。
    这种大活,李瑄不放心派遣将领去做。等国门稳定,改革不可阻挡的时候,有充足的赋税,他会御驾亲征。
    (本章完)
新书推荐: 从女王降临开始崩坏斗罗 全职法师:从独眼魔狼开始进化 诸天无禁忌 斗罗:从武魂时之虫开始 回眸医笑,冷王的神秘嫡妃 大国贸易,从海上行商开始崛起 家父是康熙 他给的实在太多了 前夫哥他老实本分 神尊她知道得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