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节

    村民好奇地问:“听得懂吗?”
    门外不热,小薇牵着女儿过来:“听得懂。”低头瞥一眼女儿,“有一次我一眼没看见她扒着门框往外爬,小金毛一把把她推回来。”
    有为:“要不是把她推回来就不管了,我们得以为小金毛野性难驯欺负蓼蓝。”
    第116章 肉夹馍
    乡邻乡亲皆震惊不已, 一岁左右的小金毛竟然会照看孩子。
    今日刚到的虞世南的目光投过来:“小金毛在猴界还是个孩子吧?”
    二郎用手给小猴子梳梳毛:“寿命比人短,它一岁相当于人三四岁。”
    被二郎这句话绕进去的村民就问:“它该比稚奴聪明才是。”
    稚奴把小猴子当成变丑的人,没觉着他被人侮辱, 听到“四”还认为猴儿比他大一岁,合该比他聪慧。
    二郎:“它一出生就在山野之中,没人教它读书明理, 怎么可能比稚奴聪慧。稚奴去年就会写自己的名了。”
    小稚奴点头:“对啊,我还会背诗呢。”
    少年蜀王神色复杂, 万分想提醒这是猴,是只猴,还有谁记得小金毛是猴?!
    树下乘凉的村民认为二郎此言甚是, 无人指点神童也会变成小傻子, 喜儿就是最好的例子——自打她到钟家,堪称女大十八变。
    喜儿拉着小金猴的爪子:“还想不想吃桃?”
    小猴子可能天生懂得摘果子,以至于喜儿说到“桃”它就往东边看。有为从地上跳起来:“院里还有, 我去拿。”
    有为到院里洗几个桃子,喜儿手劲大, 一个掰成四半,递给高明等人,最后一块给小金猴。
    先前有为摘回来没吃, 几个小子晃悠到葡萄林,找这两年结果的树挑葡萄。喜儿不许他们碰大棵葡萄树, 因为那些葡萄树结的葡萄粒大饱满品相好卖价高。
    李恪看到他兄他弟摘一个吃一个不禁腹诽,难怪一到夏天就要来清河村——御果园里的葡萄也不许他们这样吃。
    小金猴坐在二郎腿上,靠着他的手臂, 虞世南不禁说:“不近看真跟个孩子似的。”
    二郎揉揉小金毛的脑袋:“谁还不是个孩子。”
    小金毛被揉的舒服,毛茸茸的小脑袋主动蹭蹭他的手。
    沈伊人伸手:“要不要我抱啊?”
    小金毛看她一眼就专注啃桃。
    沈伊人瞪它:“晚上不做你的饭。”
    小金毛有二郎撑腰, 才不管沈伊人叽里呱啦说些什么。
    二郎忍不住笑了。
    沈伊人嘀咕:“宠大的疼小的,如今连个猴都惯着。”
    坐在她周围的村民该干什么干什么,权当没听见。谁不知道沈伊人只会瞎嘀咕啊。
    以前小薇会帮腔。自打有了孩子,二郎和喜儿无论去县里买什么都会问她和孩子需要什么,小薇不由地偏向她舅和舅母。
    安阳除了喜儿也有人种枇杷,而他们种的还不如杏可口,以至于安阳城以及周边乡绅只找喜儿买枇杷。喜儿叫陈冬日和钟子孟卖枇杷,回来把钱交给喜儿,喜儿就抓一把给小薇的女儿,也不数有多少枚钱。
    沈伊人觉着钱到小薇手里陈冬日也得用,就数落喜儿不要给孩子钱。喜儿不理她,沈伊人趁着早上小薇和陈冬日还没过来解释给喜儿听。
    喜儿原本以为大姑姐嫌她不拿钱当钱。闻言喜儿嘲讽她,幸好有为十来岁,离成亲还有十来年。有大姑姐这样的婆婆,婆媳二人得天天闹。
    沈伊人叫她弟管管喜儿。二郎帮腔:“喜儿所言甚是。”
    钟子孟提醒妻子,喜儿就算不给女儿女婿钱,卖果子的钱也到不了她手里。沈伊人反驳,还是不一样,喜儿给小薇的钱换成肉全家吃。钱被陈冬日拿去接济陈家人,吃肉喝汤的是陈家人。
    喜儿不客气地翻个白眼,嘲讽道:“没有婆婆的命,得了婆婆的病。”
    沈伊人抄起铁锨打她,二郎伸手攥住铁锨把,喜儿跑到门外叫嚣:“来啊。”
    就在这时,小薇和陈冬日带着孩子过来。陈冬日赶忙劝岳母消消气。小薇数落她相公:“她俩天天闹,还没习惯呢。”
    喜儿天生神力,陈冬日担心她手上没个轻重把岳母打晕过去,继续劝岳母。二郎似笑非笑地看他姐,沈伊人被弟弟看得心虚,吓唬喜儿不做她的饭。
    喜儿回一句:“反了你了。”
    杜如晦原本不想掺和女人家的事,听到喜儿的话杜如晦忍俊不禁,从室内出来问沈伊人早上吃什么。沈伊人不敢饿着治国良相,喜儿给钱这事便不了了之。
    枇杷之后是杏,也是前十来天的事,陈冬日卖杏回来喜儿依然给小薇女儿一把铜钱。小薇不想帮她娘,拿人手短也是原因之一。
    金宝把小竹篮放喜儿身边,提醒她煮俩鹅蛋,小金毛一个,“晨风”一个。
    稚奴不记事,时隔一年早忘了鹅蛋什么味,听到二哥有大鹅蛋就问:“金宝侄儿,我的呢?”
    金宝已经懒得提醒他各论各的,递给他一个鹅蛋。宁氏看一眼天色,撑着地面起来:“喜儿婶,鹅蛋难煮,可以煮了。”
    喜儿坐着一动不动,叫有为把陶锅拿出来,叫金宝拿柴,又令高明和“晨风”拿砖架锅,在门外地头上煮。
    饶是李恪已经见识到乡野百姓多么不拘小节,听到在路边煮蛋也惊得一愣一愣。
    高明扯一把弟弟:“走了。”
    喜儿叫青雀洗鹅蛋。青雀一点也不意外:“婶婶,这几日有人杀猪吗?”
    宁氏一听喜儿叫金宝干活,就知道儿子晚上在东院用饭。她想跟相公商议,煮点面汤多放点苋菜,随便吃吃算了:“青雀,过几日割稻子,这个时节没人进城,酒肆都没什么生意。”
    青雀扫一眼金黄的水稻:“稻谷打上来就有人杀猪了吗?”
    喜儿打量他:“你是不是胖了?”
    青雀的小脸一下红了,拎着小竹篮回屋洗蛋。
    虞世南失笑:“他家厨子跟我家差不多,恐怕少放点什么菜不够香,这样做出的菜香归香,但多吃几口就腻。”
    虞世南并非妄言,长安城中有些世家的厨子是御厨的师傅。虞世南也想念喜儿的菜。
    喜儿:“那些厨子一定不知道新鲜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调方式。”
    二郎颇为意外:“听谁说的?”
    喜儿挑眉:“不能是我自己琢磨的?”
    二郎以前没听人说过类似话语:“我猜也是你自己琢磨的。”
    喜儿问怀里小孩:“村里杀猪你想吃什么?”
    稚奴想到一年来在宫里吃的菜,但他又想吃新鲜的:“婶婶吃什么稚奴吃什么。”
    二郎:“比你哥聪明。”
    青雀才过院门,听到弟弟的话就嘀咕:“比小金毛还精。”
    在树下乘凉的村民三三两两离开,沈伊人问喜儿晚上吃什么。喜儿看二郎。二郎朝金宝家看一下。喜儿叫大姑姐找宁氏买公鸡。
    偶尔两家一起吃饭无需分太清,但涉及到财物,丁是丁卯是卯。宁氏想买大桃子回娘家,就是一个也得给喜儿钱。所以沈伊人拿钱和秤过去,宁氏该收多少收多少。
    喜儿叫陈冬日打井水烧水,沈伊人杀鸡。随后沈伊人和钟子孟在门外拔鸡毛。
    喜儿瞧着姐夫准备洗鸡肠子,问杜如晦:“吃米饭还是吃面条?”
    杜如晦乃京兆杜陵人,一顿不吃面就心慌。虞世南是江南人,以前没有大运河,南北交通不便,他很少吃面。杜如晦考虑到这点:“面也行,米饭也可。”
    人精习惯了凡事多想想,被喜儿听出来,喜儿没好气道:“还不如说随便。”
    杜如晦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喜儿决定蒸半锅米饭,再和一块面,小铁锅煮面,用大铁锅炖鸡。鸡肉盛出来一半,往锅里加入少许开水,再把煮熟后过凉水的面放进去。
    戌时左右,院中依然如白昼,钟子孟就把两张饭桌搬到院中,二郎把菜和面盛盆里,喜儿也把饭锅端过去,谁想吃哪样谁吃哪样。以免人多不够,喜儿还叫大姑姐拍两根黄瓜切四个变蛋。
    小金猴贪热闹,二郎帮喜儿烧火,它在院里玩儿。二郎坐下准备用饭,它移到二郎身边。二郎问喜儿:“可以吃肉吗?”
    喜儿哪知道,她前世都没近距离接触过金丝猴。
    虞世南:“可以。不然冬天吃什么。”
    喜儿正在给小金猴盛面,听到这话给它几块骨头少的鸡胸肉。二郎接过去帮它吹一下:“太烫了。”
    恰好小薇忙着给女儿吹面,沈伊人看看女儿,又看看对面另一张桌上的二郎:“喂孩子呢?”
    沈伊人念叨钟子孟,念叨女婿女儿,有为可以假装听不见。有为:“谁还不是个孩子?”
    沈伊人噎住。
    小金猴哪懂烫不烫,它见稚奴也吃了,小蓼蓝也吃了,就往碗里抓,痛的爪子缩回去使劲甩。
    二郎笑着问:“怎么了?”
    小金猴叽叽喳喳,谁也不知道它说什么,左右不过是奇怪它的面怎么那么烫。二郎把碗放桌上:“我给你你再吃。”
    小金猴听不懂,但它知道每次送到猴窝的饭都不烫,所以就等二郎递给它。
    高明注意到平日里吃饭挑三拣四的稚奴不吱声,小脸恨不得埋碗里,他看看米饭,又看看稚奴的面,难道白米饭不如面条香。
    高明用盆里的长竹筷夹一点,一口惊艳,香味直冲天灵盖。高明赶忙咽下去,看看还没碰的半边米饭:“钟伯伯,你的米饭够吃吗?”
    钟子孟楞了一下,好笑道:“可以给我一点。”
    高明把半碗拨给他,抄起面条把空出来的半碗填实。有为和金宝习惯吃炖鸡就米饭,见状赶忙夹面条。李恪喜欢面,抬头发现面条少一大半:“给我留点。”
    钟子孟问喜儿还有没有面条。喜儿摇头:“我算着做的,米和面差不多刚好。”
    青雀嘴里塞得满满的,含含糊糊说什么,二郎训他:“咽下去再说话。”
    越王赶忙把面咽下去:“婶婶,以后就用炖鸡的汤煮面。没想到八竿子打不着的两样东西一起做这么香。”
    恰好喜儿不想又做面又煮饭:“明日中午随便吃点,下午再杀两只鸡,晚上吃鸡肉焖面?”
    中午太热,厨房宛如火炉,就算不叫青雀做饭他也嫌饭热。青雀点头。李恪不好意思,小声问高明公鸡贵不贵。
    高明瞥一眼弟弟,知道担心“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啦。
    李恪后悔问他:“叔,我在果园里听到公鸡打鸣了,干什么还买金宝家的?”
    虞世南:“那是给你母亲准备的。她比你叔和你婶忙。他们有农闲,你母亲一年四季不得闲。冬天是进补的最佳季节。周掌柜来拉柿饼正好给你母亲捎过去。”
    李恪没想到是这样。皇后不是他生母,换季时也会记得令女官问他有没有收到布料衣物。听到这话,李恪十分感动。
    二郎笑笑:“村里人巴不得我们天天杀鸡。”
    虞世南见小蜀王神色复杂,笑着宽慰:“这是真的。最好一天俩鸡蛋,没了就找村里人买。”
新书推荐: 放肆!我可是修仙者! 人在遮天,系统在完美 民国岁月1913 人在封神:微末崛起,吾乃财神 归义非唐 一世之尊,从遮天伏羲开始 战锤:帝皇的渡鸦使者 人在截教,炼道通神! 华娱之学院派大导演 六零,炼丹炉成精后的发疯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