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其他小说 > 千古奇英 > 101、东方有条江,遥远的东方有条河

101、东方有条江,遥远的东方有条河

    “高原第一高手”在吞并象雄(羊同)、苏毗等部以后,即于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遣使通贡。太宗皇帝也派行人冯德遐前往抚慰,以示回报,松赞干布十分高兴。他听说突厥、吐谷浑皆添列唐朝附马之位,得尚公主,于是便派使者随冯德遐一起,带着珍宝去长安请婚,太宗未许。使者返回后,告诉松赞干布说:“初至大国,待我甚厚,许嫁公主。会吐谷浑王入朝,有相离间,由是礼薄,遂不许嫁。”松赞干布怒,遂派兵击吐谷浑,吐谷浑难以抵挡,便逃至青海湖一带,其国人畜皆为吐蕃所掠。于是,吐蕃军攻破党项、白兰诸羌,率其众20余万,屯兵于松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西境,直接面对唐朝,并声言要迎娶公主,不允即当入寇。随即进攻松州。松州都督韩威轻骑夜袭,反被打败。唐太宗认为事情非同小可,即遣吏部尚书侯君集为当弥道行军大总管,右领军大将军执失思力为白兰道行军总管,左武卫将军牛进达为阔水道行军总管,右领军将军刘兰为洮河道行军总管,率步骑5万人同时进击。牛进达的先遣部队从松州夜袭吐蕃营地,斩首千余级。松赞干布畏惧,引兵而退。然后遣使谢罪,再次请婚,唐太宗许以宗室女文成公主嫁之。唐蕃双方相安无事。唐太宗、松赞干布去世以后,吐蕃关系开始发生变化,吐蕃的军事扩张与掠夺进入新的阶段。
    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去世,其子早死,其孙芒松芒赞即位,年纪尚幼,国事皆委禄东赞。这禄东赞即噶尔东赞,乃松赞干布时期的大相,曾为松赞干布重新兼并苏毗、羊同并建立军政制度与区划、完善法律以及对外扩张立下过汗马功劳,显示了非凡的才能;而且噶尔东赞还为松赞干布迎娶了尼泊尔墀尊公主、大唐文成公主,更显示了他杰出的智慧。噶尔东赞的显赫功绩为他的家族权倾吐蕃打下了基础。《旧唐书》称“禄东(赞)姓菇(即薛,音ngat,藏文mgar),虽不识文记,而性明毅严重,讲兵训师,雅有节制,吐蕃之并诸羌,雄霸本土,多其谋也。”噶尔东赞专权时,向南征服了珞地(即珞巴人居地),向北出兵于阗,并亲赴视察。在东北部,最突出的战绩是攻灭白兰、党项羌,吞并吐谷浑,威胁唐朝与西方交往的命脉——丝绸之路。其时,唐朝刚打败西突厥,疏通了丝路,夹在唐蕃之间、扼守青海和且末、若羌等丝路南道要隘的吐谷浑,成为唐蕃争夺的一个焦点。吐蕃吞并白兰以后,曾在657年和678年连续向唐朝遣使,为年轻的赞普芒松芒赞请婚,并探听唐朝的意旨。659年,噶尔东赞亲自统兵进攻吐谷浑,达延莽布支于乌海之“东岱”与唐将苏定方交战,被打败,达延莽布支本人也战死。但从659年以后,噶尔东赞每年要前往吐谷浑视察,为自己培养出以素和贵为首的亲蕃势力。663年,噶尔东赞再发大兵进攻吐谷浑并灭之。吐谷浑王诺曷钵的唐弘化公主率千帐人马逃至唐境凉州。唐朝虽然诏凉州都督郑仁泰为青海道行军大总管,率将军独孤卿云等屯凉、鄯,左武侯大将军苏定方为安集大使,为诸军节度以定其乱。但是,那只是防御性的,立国350年的吐谷浑就这样被吐蕃吞并,吐蕃直接与大唐的西域、河西及陇右相邻,丝绸之路自此开始不宁。
    噶尔东赞还把目光瞄向了北方和东北方,直到他667年去世为止,每年要前往吐谷浑视察。其中665年还派人至唐朝请和修好,并乞赐赤水之地以供畜牧,被唐朝拒绝。667年,吐蕃又攻破唐朝设置的“生羌”十二州,控制了青海大部分地区。
    噶尔东赞有五个儿子,长曰赞悉若(赞聂);次钦陵,次赞婆,次悉多于,次勃论。噶尔东赞去世后,钦陵兄弟复专其国。首先是赞悉若(藏文为btsan-snya)被赞普与众论相商议后,任为大相,继其父职。这一时期吐蕃的军事扩张进一步加剧,其重大战绩主要是攻陷唐朝西域四镇和在青海大败**。670年四月,在西域屡次攻掠的吐蕃军终于得势,攻陷西域十八州,“又与于阗袭龟兹拔换城(今新疆阿克苏),陷之。(唐朝)罢龟兹、于阗、焉耆、疏勒(今新疆喀什)四镇。”为摆脱这一危局,吸引西域蕃军并夺回吐谷浑故地,唐朝于同年同月“诏以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为逻娑道行军大总管,左卫员外大将军阿史那道真、右卫将军郭待封为副,率众十余万以讨之。”但由于将帅不和,举止不协,**在大非川为钦陵所部吐蕃军打败。致使唐朝欲牵制西域蕃军和使吐谷浑复国的愿望同时落空。嗣后,唐蕃战斗不绝,使者往返不断。但总体来看,唐朝虽有小胜,却未能遏制住吐蕃内侵的趋势。而且吐蕃还在其东境征服各个部落,兼并西洱河诸蛮。其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崔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以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赞悉做了18年大相之后,于685年去世。噶尔东赞的次子钦陵(khri-vbring)继任大相,继续进行军事扩张。这一时期,唐朝抵御吐蕃的战争一度出现转机,武则天如意元年(692年),吐蕃大首领葛苏率其所属贵川部落请降,则天皇帝令右玉钤卫大将军张玄遇率精兵2万人充安抚使以接纳之。师进大渡河,葛苏事泄,为本国所擒。又有大首领咎捶率羌蛮部落8000余人至张玄遇管地,请求内附,张玄遇以其部落置叶川州,以咎捶为刺史,并在大度西山刻石纪功而还。长寿元年,公元693年,唐武威军总管王孝杰大破吐蕃之众,收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等四镇,并在龟兹置安西都护府,发兵以镇守。
    噶尔家族的专权既导致了不甚兵戎之苦的人民的怨忧,也引起吐蕃贵族上层的不满,尤其是赞普的仇视。《旧唐书?吐蕃传》说,吐蕃自论钦陵兄弟专统兵马,钦陵居中用事,诸弟分据各方,赞婆则专在东境,与唐朝为邻,三十余年,常为边患。噶尔氏诸兄弟皆有才略,诸蕃惧之。则天皇帝圣历二年(699年),年及成人的赞普墀都松(器弩悉弄)遂与大臣论岩等密图之。当时钦陵在外,赞普假称要打猎,召兵逮捕钦陵亲党2000余人杀之,派遣使者召钦陵和赞婆,钦陵举兵抗击,赞普亲自征讨,钦陵部下按兵不动,钦陵无奈自杀,其亲信同日自杀者100余人。赞婆率数千人其兄子莽布支投归唐朝。武则天遣羽林飞骑到郊外迎接,授赞婆辅国大将军、行右卫大将军,封归德郡王。死后赠特进、安西大都护。噶尔氏在吐蕃的专权从此结束。
    然而,噶家族的覆灭并没有结束唐蕃之间的军事纷争,吐蕃依然与唐朝在西域、河西和南诏三个要害地区展开拉锯战。在中亚、西域,吐蕃与大食、突厥诸部联合起来,与唐朝对抗,企图控制丝绸之路。公元751年,唐将高仙芝与大食军在恒罗斯(今哈萨克斯坦东南的江布尔)进行了在中西交通与文化关系史上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著名战役,唐朝势力退出中亚西部,而大食的阿拔斯王朝由此振兴,其首都巴格达(即如今的伊拉克首都),开始了中亚的***化,唐朝则走上了更曲折的道路。755年,安禄山反唐,使大唐王朝已衰弱的根基产生动摇。唐朝调兵平叛,吐蕃趁势进击,收罗党项、白兰、沙陀、吐谷浑各部,向唐朝内地大举逼进。唐代宗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七月,吐蕃入侵大震关,陷兰、廓、河、鄯、洮、岷、秦、成、渭等州,尽取河西、陇右之地。《资治通鉴》记曰:“大唐王朝自高祖武德以来,开拓边境,地连西域,皆置都督、府、州县。开元中,又置朔方、陇右、河西、安西、北庭诸节度使以统之,岁发山东丁壮为戍卒,缯帛为军资,开屯田,供粮糗,设监牧,畜牛马,军城戍逻,万里相望。及安禄山反,边兵精锐者皆征发入援,谓之行营,所留兵单弱,吐蕃、党项各部相继内侵;数年之间,西北数十州纷纷沦没,自凤翔以西、汾州以北,皆为各部占据。”
    在西域地区,由于唐朝的退出,天山南部即为吐蕃控制,原属唐朝管辖下的部落民族相继投归吐蕃。留在西域的唐朝守军,只能依赖于东部天山地方,通过漠北鄂尔浑河流域的“回鹘路”来求得活路。回鹘的地位由此加强,以北庭与西州(吐鲁番)为中心的天山东部及东北部地方进入了回鹘的势力范围,帕米尔至西域南道及河西地区成为吐蕃的领土,而包括焉耆、龟兹在内的西域北道则成为夹在两者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相互争夺地区。吐蕃在789~792年与回鹘的北庭争夺中以失败告终,从而回鹘人在西域站稳脚根奠定了基础。
    在南诏地区,唐朝的苦心经营也付之东流。在松赞干布时期,吐蕃已把军事势力伸进云南洱海地区,当地分裂的五诏均受吐蕃控制,唯有南诏与唐朝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关系。唐朝一直派兵支持南诏的统一和与吐蕃的抗争。738年,唐朝封已统一六诏的南诏王皮罗阁为云南王、西南大酋、特进越国公。南诏在唐朝抵御吐蕃东侵的战斗中,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公元751年,驻守南诏的唐朝都督张虔陀,利令智昏,经常借势奸污南诏王妻女,引起仇怨而被南诏王阁罗凤杀死,而大唐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既不察实情,又不顾南诏王一再申辩,进兵南诏,终使南诏臣服吐蕃,联合攻唐。你看看,又是一个因“男女之间的**望”而引起的战争。
    广德元年,公元763年,东侵的吐蕃军还攻陷长安,迫使唐代宗皇帝仓皇出逃陕州(河南三门峡),吐蕃大将马重英(达札路恭)立金城公主之侄广武王承宏为帝,立年号,置署官员,以司封崔环等为相。停留十五日,引兵西退。
    公元842年,吐蕃末代赞普达磨因灭佛被僧人刺死,吐蕃贵族分为两派,一支拥立达磨王妃遗腹子沃松(意为光护),一支拥立王后买来乞人之子永丹(意为母坚),两派展开争夺。这一斗争也直接影响到吐蕃统治下的河陇地区。洛门川(甘肃武山)讨击使论恐热与鄯州节度使尚婢婢激烈混战,各地反抗吐蕃统治的运动也不断掀起。吐蕃本部地区的奴隶起义更是气势凶猛,他们杀贵族,挖王陵,动摇了吐蕃王朝的基础。而河陇地区的吐蕃属下各部奴户还形成了温末军,被奴役的河陇地区汉人纷纷归唐。
    公元848年,沙州人张议潮率众起义,沙州吐蕃守将西遁。849年,吐蕃秦、原、安乐三州及原州所辖石门、驿藏、制胜、石峡、木靖、木峡、六盘等七关守将降唐。851年,张议潮以瓜、沙、伊(哈密)、肃、鄯、甘、河、西、兰、岷、廓等十一州图籍归唐。河陇唐人“解胡服,袭冠带”,欢呼雀跃。唐朝遂置归义军于沙州,以张议潮为世度使,结束了吐蕃扩张与统治的历史。
    然而,唐蕃之间的战争并没有影响双方之间的交往,他们之间事实上的君臣之礼已改为舅甥之礼。与唐蕃双方频繁战争相伴随的,还有会盟与划界之举。据史书记载,在706年至822年的100余年中,唐蕃双方的重要会盟就有7次之多。第一次是在唐中宗李显神龙二年(706年),并以黄河为界。及金城公主出嫁吐蕃赞普(709年),吐蕃厚贿鄯州都督杨矩,表请皇帝以河西九曲为金城公主汤沐地。唐中宗许之。九曲者,水甘草肥,适宜畜牧,又近唐境,吐蕃越过黄河建桥筑城,并设独山、九曲二军,使**无险可守,常受寇掠。714年,吐蕃提出新的划界会盟要求,与唐朝约定在河源(青海西宁东南)会盟。未定盟,吐蕃军首领坌达延将兵10万进攻唐临洮,入掠兰、渭监马。会盟未能举行。唐蕃第二次会盟是在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729年,唐朝攻克吐蕃建立的石堡城(青海湟源南)。次年,吐蕃请和,唐朝许以会盟。734年,双方会盟约和,并以赤岭(河源西日月山)划界。第三次会盟是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年,天宝年号也占一部分),地点是唐长安鸿胪寺。第四次会盟是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也在京城长安,于兴唐寺中举行。第五次在唐德宗建中四年(783年),建中二年(781年)双方确定以贺兰山为界。次年欲盟未果。783年正月双方盟于清水(甘肃清水西)。第六次为德宗贞元三年(787年),双方盟于平凉,此盟为吐蕃所劫。第七次是在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分别盟于长安与拉萨,并立碑铭文为证。拉萨的唐蕃长庆会盟碑至今犹存!
    此时此刻,北庭都护使耶天云沉浸在昔日关西大漠的变换纷争之中,使他逐步了解这一特殊地区的历史背景,深知道这边西关塞的重要地理位置,让他深深感到他所肩负的重任!但是,仅仅了解这些还远远不够,他还应该去探索这西域大漠更广更深的历史,了解这大漠、高原之间得以交流不息的丝绸之路、婚姻红线和民族走廊是怎样在战争的烟火之中尚且支撑着各个邦国、地域之间的交通联系、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只有这样,他才可以立足根基、高瞻远瞩,用“铁腕”和“怀柔”政策去竭力行使他镇守北庭的重大责任!于是,耶天云又从桌案上翻出《隋书》和《唐书》对照着《大唐时期政区地图》再次进入西域边境的如烟往事之中:
    公元581年,北周隋国公杨坚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589年灭南朝陈统一全国。经过十余年的休养生息,社会经济有了极大的发展。到隋炀帝杨广即位时,已有资本可供挥霍。604年杨广杀父自立,号隋炀帝。这个不孝之子!竟然干出此等勾当!此君好大喜功,营建东都洛阳,修筑长城,开运河,下河南,并西巡中亚。直接促成隋炀帝西巡的,是两件事和一个人。第一,为了最后解除吐谷浑的骚扰,保证长安及迤西的安定;第二,是为排除一切障碍,维护东西方丝路贸易畅通。昔人言:欲保秦陇,必固河西;欲固河西,必斥西域。所以,西域固则边地安而丝道通。然而,当时的实情却是“突厥、吐谷浑分领羌胡之国,为其拥遏,故朝贡不通。”但通过隋文帝多年对突厥和吐谷浑恩威并施,既和亲又动武的努力,局势有所好转。吐谷浑虽仍劫掠丝路商品,但已显露衰落之势。隋朝有可能在西部一呈武功,势欲扫平诸患。此时,历史舞台上出现了一个人,他怂勇隋炀帝御驾西行。此人就是裴矩裴大人。
    裴矩是今山西人,受炀帝之命在河西走廊的张掖主管西域互市,并向各国使者采访政教文化风俗,以及山川、物产、交通等情况,著有三卷本的《西域图志》一书,叙述44图风土形胜,并诱导西域各族使者、首领入隋朝贡。他在该书的序言中,曾谈到了丝路交通,“发至敦煌,至于西海,凡为三道,各有襟带。……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故知伊吾、高昌、鄯善,并西域之门户也,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裴矩深知隋炀帝“方勤远略”,故上是书,并说:“臣闻禹定九州,导河不逾积石;秦兼并六国,设防止于临洮。”以此来刺激炀帝攀比大禹、秦始皇,建立不朽懋绩的欲望。“(炀)帝于是慨然慕秦皇、汉武之功,甘心将通西域。”遂决定御驾西行。
    “泰极否来,否极泰来!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隋炀帝西巡计划既定,便首先让裴矩开拓西部交通。而实际上,裴矩的任务主要是解决突厥和吐谷浑的问题。大业三年,公元607年,他讽令居于今新疆巴里坤、哈密一带的铁勒部击吐谷浑以示忠诚。次年,他又劝说欲见母亲(中原公主)的西突厥处罗可汗与隋合攻吐谷浑,开通道路,前来见母。又以义成公主妻**厥启民可汗。一系列活动收到成效,既使吐谷浑失去同盟,又使其东西两面受到夹攻。吐谷浑伏允可汗无奈,南奔雪山。大业五年,609年,三月二日,隋炀帝从长安出发,随带后妃、公主及数十万军队逶迤西行。沿途经过武功、扶风(凤翔)、天水、陇西、狄道(临洮)、临津关(青海循化东)、长宁谷(西宁北川)、金山(西宁西)、浩门川(大通河),并派大军追击吐谷浑主力。六月初八率百官、宫妃经大斗拔谷(即甘肃、青海交界的扁都口)往张掖(甘州),途遇雨雪之灾,“士卒冻死者太半,马驴什八九,后宫妃、主或狼狈相失,与军士杂宿山间。”大失尊严。度过这次磨难后,隋炀帝一行进入河西,十一日至张掖城,十七日登燕支山(在山丹县南),时高昌、伊吾(哈密)等西域27国国王及使者盛装觐见,炀帝“复令武威、张掖士女盛饰纵观,衣服车马不鲜者,郡县督课之。骑乘填咽,周亘数十里,以示中国之盛。”十八日,隋炀帝始于吐谷浑之地设置西海(治伏俟城)、河源(治赤水城)、鄯善(今若羌)、且末(今且末南)四郡,谪罪犯为戍卒守之。二十一日,在观风行殿宴请高昌王、伊吾吐屯设和西域各国来使。七月八日,置马牧于青海湖渚,欲求龙种驹,未果而止。九月二十五日,车驾返回长安。
    时代变迁,朝代更替,至公元641年,文成公主出嫁吐蕃,唐蕃交往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青藏高原地区在吐蕃王朝的武力扩张下统一起来,从而也连接起一条条纵横交错的丝路交通,对外政治交往与经济文化交流的增强使丝路更加繁荣,源源不断地为高原文明输入新鲜血液,并让周边地区人民了解了高原人民的聪明与智慧。唐代的青藏高原有一个发达的丝路网络,南北交通便是其主干道。
    在南亚次大陆,北天竺王尸罗逸多(606~648年在位)借东、西、南、北、中五天竺国大乱之机,“象不解鞍,人不释甲,居六载而四天竺之君,皆北南以臣之,威势远振,刑政甚肃。”贞观十五年(641年),正当文成公主前往吐蕃时,尸蕃时,尸罗逸多王自称摩加陀王,遣使至唐。唐太宗李世民遣使臣梁怀敬持书回报。尸罗逸多以与唐朝通使为幸事,再遣使者至唐。贞观十七年(643年)三月,唐太宗令朝散大夫卫尉寺丞上护军李义表为使,前融州黄水县令为副使,率领一个22人的使团送天竺使者还国并出使该国。首次取道吐蕃丝路。在经过泥婆罗国时,业已臣服吐蕃的泥王那陵提婆大喜,延请李义表一行同观阿耆婆尔池。这一年十二月使团至摩伽陀国,巡省佛乡。“尸罗逸多遣大臣郊迎,倾城邑以纵观,焚香夹道。”645年正月二十七日至王舍城,登耆者崛山,刻石铭文。二月十一日,奉太宗敕谕,在摩诃菩提寺菩提树下塔西立碑,使典司门令史魏才书之。随行画匠宋法智临摩(摹)了菩提树下的佛像,带回京师,大家竞相临摹学习。李义表至东天竺迦摩缕波国(今阿萨密),童子王请赐道教经典译文。647年,唐僧玄奘与道士蔡晃、成英等30余人受诏,认真译校《道德经》为梵文,后由王玄策送给童子王,它直接影响了印度密宗在迦摩缕波等地的形成。李义表、王玄策一行于同年(645年)返回。中印吐蕃道由此畅通。
    公元647年,唐朝又派出以右率府长史王玄策为使、蒋师仁为副使的使团取道吐蕃丝路前往天竺。四天竺国王遣使朝贡。其时正值尸罗逸多身死,国内大乱。其属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权自立,发兵拒绝王玄策等入境。王玄策率从骑30人迎战,失败被擒,诸国奉来的供物也被洗劫一空。王玄策趁黑夜逃脱,来到吐蕃。吐蕃发精兵1200人,泥婆罗国也调出了7000多名骑兵从行。这正所谓是“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由此可见唐朝与吐蕃、泥婆罗的关系如何!简而言之,“朋友有难,理当支援”,“为朋友两肋插刀”,吐蕃与泥婆罗能对唐朝的王玄策为此一举,实可谓是“精神可嘉”、“名垂千古”!于是,王玄策、蒋师仁率两地兵马至中天竺国城,连战三日,斩首3000余级,赴水溺死者一万二千人,掠其牛马3余万。648年,阿罗那顺被押送至长安。太宗死后葬昭陵,“刻石像阿罗那顺之形,列于玄阙之下。”同时还带回了一名叫那罗迩娑婆寐的天竺方士,此君自称年已200岁,有长生之术。太宗重加礼敬,让他住在金飙门内,造延年之药。又让兵部尚书崔敦礼监主其事,采天下奇药异石为之,药成,服之无效。又将此方士放还天竺。王玄策来到迦摩缕波,送去所译《道德经》,其王十分高兴,献异物,并上地图,请老子像。
    说这老子李耳,后人为了纪念他,全国各地有诸多老子像,我国现存最大的宋代道教石雕老君像,在清源山风景名胜区“闽海蓬莱”意境区内的羽仙岩下。1988年月1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老子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著名的哲学、思想家。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里记载:“老子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车曰聃。”他的籍里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道教尊他为教主,奉承《道德经》为主要经典。老子的哲学思想在我国占有重要位置,影响十分深远。
    老君造像雕于宋代,据《泉州府志》记载:“石像天成,好事者为略施雕琢。”寥寥数语,使之更具有神秘色彩。石像高5.63米,厚6.85米,宽8.01米,席地面积为55平方米。左手扶膝,右手凭几,垂耳飘髯,指能弹物,目光炯炯,独具超尘脱俗、仙风道骨神韵。整座石像神态浩然,和蔼可亲,炳焕生光,充满魅力,堪称宋代石雕艺术瑰宝。
    老君岩原有真君殿、北斗殿等道教建筑群,规模宏大,蔚为半观,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咏赞。道观明代已废,但老君造像经风历雨何存至今,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海内外游客、众多学者慕名而来参观考察。现在老君岩已成为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旅游热点。法国学者黛安娜?李作为我国***外文局专家,随外籍专家组来泉州考察时,在老君岩题留:“这已是我第二次参观老君岩,但我仍和上次一样激动,因为这位老人和大地紧紧地融为一体,他好像知道一切,又理解一切”。我国著名规划专家任震英题赞老君岩造像为:“老子天下第一”
    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天竺是在657年初,任务是送佛袈裟。仍然取道吐蕃丝路,过泥婆罗,游胜地,然后南入天竺。659年,至婆栗者国(即弗栗恃国,在今印度北部达尔彭加县darbhanga北部地区),受到盛情款待,“王为汉人设五女戏”娱之。660年九月二十七日,菩提寺主戒龙为汉使王玄策等设大会欢迎。王玄策再于寺中立碑记其事。十月一日离寺西行,途经剡宾(即迦毕试,今克什米尔),并在该国古王寺带上佛骨一片,于661年春返回长安。王玄策此次经吐蕃丝路前往天竺,对于该道的畅通具有卓著功勋,他还将沿途所见撰为《西国行传》一书,可惜已失传,零落资料保存在《法苑珠林》等史书中。通过李义表、王玄策的出使,印度佛教进一步传入唐朝,而中国的道教经典与文化也更全面地传入印度,加深了两国间的文化交流。此后唐朝与天竺使者往还不断。天竺进献唐朝的方物有:火珠、郁金、菩提树、五色能言鸟(鹦鹉)、质汗药、波罗树、龙脑香、问日鸟等。唐朝赠送的物品以丝绸为主。开元8年,即公元720年,南天竺国王尸利那罗僧伽请以战象及兵马讨击与唐朝对抗的大食和吐蕃,并请命其军名,唐玄宗李隆基嘉其诚,赠以锦袍、金革带、鱼袋等,赐其军为“怀德军”。737年四月,东天竺国三藏大德僧达摩战来献胡药、卑斯比支等及新咒法、梵本杂经论、持国论、占星记梵本诸方,唐朝也以礼相待。唐德宗时,还将御制钟铭,赐给天竺名寺那烂陀祠,由此可见中印文化、经济的交往已十分繁荣。这当然与唐蕃丝路的畅通有密切的关系。
    这唐蕃丝路至今犹存,北庭都护耶天云察看着面前的大唐政区地图,数点着“河西走廊”上的丝路重镇——鄯州、凉州(武威)、甘州(张掖)、肃州(酒泉)、玉门关、沙州(敦煌)、阳关、伊州(哈密)、西州(吐鲁番)、庭州、楼兰、播仙镇(且末)、焉耆都督府、龟兹镇(安西都护府)、碎叶、疏勒都督府(喀什)、于阗镇,然后他又回转眼神,由京城长安开始寻视着唐蕃丝路的点点痕迹。
    唐蕃丝路是在青藏高原古邦国之间,以及他们与外界联系的文化古道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它的产生是经过一个从无到有的漫长历史过程,并非始自唐朝。《隋书?裴矩传》记丝绸之路三道后说:“其三道诸国,亦各自有路,南北交通。其东女国、南婆罗门国等,并随其所往,诸处得达。”隋朝以前,青藏高原的南北交通业已通达,其中最有名的商道即是女国与天竺间的“食盐之路”。藏文史书把吐蕃人初次取得湖盐的地点定位于藏北的羌塘,时间为南日伦赞时期。而居住在葱岭(帕米尔)以南吐蕃本部西北部的女国“尤多盐,恒将盐向天竺兴贩,其利数倍”。又曾多次对天竺、党项发动战争,这也许与利润巨大的食盐贸易有关。据此可知,当时已存在着连接党项——女国——天竺三地的食盐之路,由东北向西南贯穿青藏高原。
    唐代吐蕃丝路的主干道却是由文成公主出嫁,李义表、王玄策出使天竺而繁盛的唐蕃古道。其具体路线略有差异,总体上与今天的陇海铁路交通及青藏公路类同。
    唐代的丝绸之路以名闻世界的东方文化中心长安(今西安)为出发点,西北行6.5公里,至临皋驿,当时迎送往来多在此宴席饯行。西经三桥、望贤宫,历15公里至咸阳市东2.5公里的陶化驿。西行经温泉驿历22.5公里至始平县郭下槐里驿。唐中宗送金城公主至此,设宴赋诗饯行,并改县名为金城,757年再改为兴平。往西10公里至马崔驿。安史之乱时,唐玄宗宠妃杨贵妃因“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峨眉马前死”于此。唐诗有云:“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这也不知是哪位骚客写的唐诗,真乃有“水平”也!欧阳修见了,不免要说“修(羞)已知道你,你却不知羞(修)。”西经望苑驿22.5公里至武功驿。西35公里至扶风驿。西15公里有龙尾驿。西至岐山县渭水北15公里有石猪驿。西至凤翔府驿。此地为军事要隘,府南有道通汉中剑南。西北行至汧源驿(今甘肃陇县)。西经安戎关、大震关,至小陇山分水驿,为陇坻(或陇坂)。《元和志》说:“每山(陇)东人西役,升此瞻望,莫不悲思,”行人歌曰:“陇山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肝肠绝断。”而且此地为古时华戎分界点。
    自陇山西经唐蕃会盟的清水县,至秦州治所上圭县(今甘肃天水市)驿馆。唐蕃对峙与会盟时曾相约:“彼此驿骑,……蕃汉并于将军谷交马,其绥戎栅以东,大唐祗应;清水县以西,大蕃供应。”由陇坻西北出华亭县至弹筝,接泾、原道,交通发达。自天水西行至伏羌县(甘谷县)、落门川、陇西县、襄武县。襄武为渭州治所,向西南行经八驿至岷州,又西南经洮、叠至松州。渭州西北行经渭源镇至狄道(今临洮)又西至河州,经炳灵寺、青海民和,再至鄯州。从狄道北行沿洮水河谷而下,过长城堡,越沃干岭,入阿干河谷,至兰州(金城镇、临河驿)。由兰州西行至河西走廊,西南行至鄯州。
    从鄯州(今青海乐都)起,进入吐蕃丝路的核心地段。最早记载此道的是唐初僧人道宣(596~667年),他在所著《释迦方志》遗迹篇中,述说通印三道,中道从鄯州东出,北道从西州出:“其东者,从河州(今甘肃临夏市)西北渡大河(即黄河),上曼天岭(小积石山),减四百里,至鄯州。又西,减百里至鄯城镇(今西宁市),古州地也。又西南减百里,至故承风戍(今湟源县境),是隋互市地也。又西减二百里,至青海(即青海湖),海中有小山,海有七百余里。海西南至吐谷浑牙帐(即伏俟城,今共和县铁卜卡)。又西南至国界,名曰白兰羌,北界至积鱼城(四川石渠),西北至多弥国(玉树通天河一带),又西南至苏毗国(在怒江、金沙江上游一带)。又西南至敢国(即藏文kam之音译,在今西藏拉萨市西北),又南少东至吐蕃国。又西南至小羊同国,又西南度旦仓法关(在拉达克岭东),吐蕃南界也。又东少南,度末上加三鼻关(在marsyangdi河上游)。东南入谷,经十三飞梯,十九栈道。又东南或西南,缘葛攀藤,野行四十余日至北印度、泥婆罗国(原注:此国去吐蕃约为九千里)。”
    道宣的记载,大致描述了唐蕃丝道的根貌,并述及吐蕃西通中亚、南通南亚的道路。但是,它并不完全确切,而且这条道路与后来繁荣的丝路存在差异。根据《新唐书?地理志》中有关陇右道鄯州城条下注文及相关资料将唐蕃丝路勾勒如下——
    鄯城西行30公里至临蕃城(西宁市西),又西30公里有白水军、绥戎城(湟源县西),又西南30公里有定戎城。又南隔涧3.5公里有天威军,军故地为石堡城,吐蕃号为铁刃城(mker-lcags-rce),地在今西宁南80公里哈喇库图附近石城山。西行10公里至赤岭,唐蕃曾于此交马划界,地在今青海湟源县西南的日月山。往西过尉迟川(倒淌河)、苦拔海(尕海)、王孝杰米栅即军粮屯地,45公里至莫离驿(共和县恰恰),经公主佛堂,即文成公主所经过而留下传说的纪念地大非川(切吉旷原),140公里至那禄驿(大河坝)。经暖泉(今温泉)、烈漠海(若海),220公里渡黄河(黄河沿)。又235公里至众龙驿(移多崇陇峒)。又渡西月河(细曲)、105公里至多弥国西界,经牦牛河(即通天河)、渡藤桥,50公里至列驿(结隆)。又经过食堂吐蕃村(年吉措)、截支桥(子曲河给沙扁)。又经截支川,220公里至婆驿(子云松多)。渡大月河(扎阿河)、罗桥,经潭池、渔池,265公里至悉诺罗驿(苏毗王子悉诺罗故居地)。又经乞量宁水桥,又经大速水桥,160公里至鹘莽驿,唐朝使者入蕃,公主派人至此迎接。过鹘莽峡百里至野马驿,经吐蕃垦田,经乐桥汤,200公里至合川驿(那曲)。
    过那曲的合川驿之后,开始接近吐蕃本部地区。经恕谌海,65公里至蛤不烂驿(桑雄),旁有三罗骨山。行30公里至突录济驿。唐朝使者至吐蕃,赞普每遣使慰劳于此。又经柳谷、莽布支庄,有温泉(羊八井),可以煮米做饭。经汤罗叶遗山和赞普祭神所,125公里至农歌驿,东南100公里至逻些(拉萨),吐蕃宰相在此迎侯唐朝使者,经盐池、暖泉、江布灵河,55公里渡姜济河,经吐蕃垦田,130公里至卒歌驿,乃渡臧河,经佛堂(大、小昭寺)。90公里至勃驿(糜谷)、鸿胪馆,至赞布牙帐跋布川(琼结县境)。计1885公里,加上长安到鄯城路程,全长达2900公里。在这条数千里长的古道之上,已留下无数佳话与动人的故事,还有待于人们继续去追寻、去挖掘、去探索、去开发!
    唐蕃丝路是它们之间进行物质、文化、经济交流的工具,而唐蕃战争却又是双方发生联系的一项重要内容。战俘和被掠居民则是丝道上的另一种过客。唐代的咏战诗,很大一部分是针对唐蕃战争的,如杜甫的《兵车行》、《天边行》等都是由此而发的,前者描述道:“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阑道哭,哭声直上千云霄。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四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边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纵有健妇把锄梨,禾生陇亩无东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把这场战争的消极影响和普通百姓的不幸命运,刻画得淋漓尽致。白居易的《城盐州》也是一篇写实之作,内有“城盐州,城盐州,城在五原原上头。蕃东节度钵阐布,忽见新城当要路。金鸟飞传赞普闻,建牙传箭集群臣。君臣赭面有忧色,皆言勿谓唐无人……”等句,写出了吐蕃军事制度。
    至于唐蕃双方战俘的情况,相比之下,被俘吐蕃人为数较少,境遇也稍好一些。他们除极个别被处死以外,大多被流放到江南地区。战争末期,朝廷依其志愿,或留居内地,或给资遣回。这种优待俘虏的情况,与唐代的施政有关,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吐蕃使者论矩立藏等使唐,正值双方反目,臣下有诛杀吐蕃使者之议,唐宪宗断然予以否决,并明辨其是非,谓:“其国失信,其使何罪?”仍予放还。唐诗中对蕃囚寄予同情者很多,韩愈还将自己因上书奏事被谪贬到潮州的身世,与蕃囚的命运联系起来,写下了《武关西逢配流吐蕃》一诗,“嗟尔戎人莫惨然,湖南地近保生全。我今罪至无归望,直去长安路八千。”
    然而,被俘唐人的境遇却要差一些。787年,吐蕃率羌、浑诸部掠劫汧阳、吴山、华亭男女万人,携裹出塞,让他们东向辞国,“众恸哭,投堑谷死者千数。”这些被劫百姓,“既已面缚,各以一木自领至趾约于身,以毛绳三束之,又以毛绳连其发而牵之。夜皆踣于地,以发绳各系一橛,又以毛剡(毡)都覆之,守卫者卧其上,以防其亡逸也。”他们被掳到吐蕃后,有技艺的被分作工匠,有文化的则也有受优待的机会,而普通平民只有役作奴隶的份了。至于平凉会盟被劫持的唐朝使臣,如崔汉衡、吕温等,至吐蕃后,或遁迹于佛门,或老死于雪域。8世纪初,唐蕃和好,方始返回。当皇帝嘉奖没蕃使者时,有些人却不仅未获此殊荣,反倒再入唐朝囚室之中!这则更是雪上加霜、落井下石,苍天在上,你说到哪里去讲理去?朗朗乾坤,青天何在?想必是“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遭此磨难之人,吕温即是其中之一。当吐蕃在平凉劫盟时,吕温以身受刃,救出了兵部尚书崔汉衡,自己却受伤被掳入吐蕃。在蕃地遁迹释门。后来,历尽磨难归唐,朝廷以其“习吐蕃事”而囚之。到唐顺宗即位,公元805年,才获释放。
    与吕温同时,较之更为不幸的是严怀志。他原是泾原裨将,随浑咸参加平凉会盟,被掠入吐蕃,在那里生活了十余年,逃入南亚地区,被人掠卖为奴,后又乘机逃走。经十余国,至天竺、占婆国,泛海而归。798年来到温州(今浙江温州)后,受诏被带到京师长安。德宗皇帝以其在吐蕃呆得太久,不让他外出,“囚之仗内”。顺宗皇帝时他才与吕温一同被释放。当他回到家乡时,那已是“父母皆没,妻嫁他人。”正是这样一些荡人心魄、感人肺腑的事实,让大诗人白居易写下了著名诗篇《缚戎人》。其诗曰:“缚戎人,缚戎人,耳穿面破驱入秦。天子矜怜不忍杀,诏徙东西吴与越。黄衣小使发姓名,领出长安乘递行。身被金创而多瘠,扶病徒行日一驿。朝餐饥渴费杯盘,夜卧腥臊污床席。忽逢江水忆交河,垂手齐声呜咽歌。其中一虏语诸虏,尔苦非多我苦多。同伴行人因借问,欲说喉中气愤愤。自云乡贯本凉原,大历年中没落蕃。一落蕃中四十载,身着皮裘系毛带。唯许正朔服汉仪,敛衣整巾替泪垂。誓心密定归乡计,不使蕃中妻子知。暗思幸有残筋力,更恐年衰归不得。蕃候严兵鸟不飞,脱身冒死奔逃归。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惊藏青冢寒草疏,偷渡黄河夜冰薄。忽闻汉军鼙鼓声,路傍走出再拜迎。游骑不听能汉语,将军遂缚作蕃生。配向东南卑湿地,定无存恤空防备。念此吞声仰诉天,苦为辛苦度残年。凉原乡井不得见,胡地妻儿虚弃捐。没蕃被囚思汉土,归汉被劫为蕃虏。早知如此悔归来,两地宁如一处苦。缚戎人,缚戎人,其人之中我苦辛。自古此冤应未有,汉心汉语吐蕃身。”
    至此,北庭都护使耶天云经过深入探索和浮想联翩,大唐政区形势地图已深深烙印在他的脑海之中——
    这就是大唐帝国和周边邦国的形势地图。耶天云眼观此图,深知这河西边关大漠陇右道的重要价值,一旦长安天子奔离出京,必将以此为天险继续开拓他的程氏江山。天子之所以久已暗派他和刘纲刘大人、翰林学士袁再兴分别进驻庭州、安西都护府(龟兹镇)、西域碎叶,目的就是要今后在中原难以立足便向这西域大漠开拓疆土,求得一个偏安和谐的天边之国。在那里,将没有战争、没有杀戮,百姓安居乐业,人民富足美满,是胜似“桃花源林”的西方天堂之国。但是,要求得这样一个无忧无虑的“太平世界”又谈何容易呢?所谓“在阳光下站不住脚的时候就隐蔽到黑暗中去”,即使你隐蔽起来了,但谁又能保证他人不再侵扰你呢?要保证你不被他人侵扰,你必须富足强大,必须有足以震慑他人的武力和财富,令人不战而栗,令人尊重而不敢或是不必相互侵犯!所以,耶天云非常明白他今后所肩负的使命,他一定要在这西北大漠的天山脚下创造出一片辉煌的成绩去迎接新的明天!
    然而,所谓羁旅愁怀,耶天云远在西域边疆,岂能不思念故土,岂能不思念家乡亲人?但奈于天命在身,消息闭、密、塞,在他誓为忠君报国之际,中原的很多人情世故他久已是不得而知。不用说他二哥“飞天神龙”耶金风已死在法深恶佛毒镖之下的消息,就是他三哥耶无害(慕容天水)已驻守在敦煌的消息他竟也是无从得知,更不用说耶无害已假死安葬在骊山脚下等里里外外令人传说纷纭的江湖消息。
    事到如今,由于耶无害曾经奉令护送契丹特使杀手阿里耶库尔回归契丹一事发生,中原武林界久已把耶无害视为武林叛逆而竟相逐杀,更有甚者江湖绿林界竟传说耶无害本姓耶律,实则是耶律无害,是契丹耶律氏家族的后裔,一条契丹走狗,理应人人得而诛之!当然,由于江湖上谣传此说,耶无害的亲兄弟耶天云必然难逃干系,早有诸多武林高手已在寻杀耶天云的同时还在发掘着耶无害死讯的真假,准备要把这两个能够为害武林的契丹狗贼从江湖界除名!当然,这种令人怒火中烧的江湖谣传,耶天云更无从知晓。时至今日,江湖武林界已将矛头慢慢瞄向他,而他却还蒙在鼓里。很难想象,如若他得知这些情况,他的心情将会怎样。
    日月如梭,光阴似箭,中原的战火销烟,依然历历可见——
    前文说到,燕王刘守光兵围沧州,沧州军民坚守抵抗,无奈已被围困得弹尽粮绝、军食人肉!
    为时已至大梁开平四年910年春正月乙未日初四,刘守文之子、沧州元帅刘延祚力尽出城投降。当时刘守光之子刘继威年龄尚小,刘守光命大将张万进、周知裕辅佐他镇守沧州,把刘延祚及其将佐送往幽州,杀灭吕兖全族释放了孙鹤。吕兖之子吕琦,年仅十五,门下客赵玉向监斩者说:“这是我兄弟,请不要乱杀!”监斩者信以为真,遂放弃让他们得以逃脱。逃亡途中,吕琦脚疼难以行走,赵玉便背着他,沿途乞讨为生,并且更名改姓,仅仅得免一死。吕琦愤感于家门被灭,遂发奋勤学自立。晋王李存勖闻得其名,加封他为代州判官。
    辛丑日初十,梁帝以卢光稠为镇南留后。
    燕王刘守光为其父刘仁恭请命退休。丙午日十五,梁帝以刘仁恭为太师,致仕,即是退休。随后刘守光又暗中派人杀掉其兄刘守文,归罪于凶手而杀之。
    二月,万全感自岐回到广陵(扬州),时值岐王已承制加封弘农王杨隆演兼中书令,继为吴王。于是,吴王在淮南境内大赦天下。
    高澧求救于吴,吴常州刺史李简等率部接应,湖州将盛师友、沈行思闭城不让入内,高澧便率部五千人马投奔了吴。三月,癸已日初三,吴越王钱镠巡视湖州,以钱镖为刺史。
    蜀国太子宗懿骄横残暴,时常凌傲当朝旧臣。内枢密使唐道袭,乃是蜀主王建的爱臣,太子多次当朝侮辱他,于是他们之间产生怨恨,互相向蜀主诉状。蜀主恐怕他们仇恨加深,便封唐道袭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唐道袭则推荐宣徽北院使郑顼为内枢密使,郑顼上任之日,即欲查办唐道袭昆弟盗用内库金帛一事。唐道袭很害怕,遂上奏蜀主说郑顼褊急,此人不可大用。丙午十六日,蜀主贬郑顼为果州刺史,以宣徽南院使潘炕为内枢密使。
    夏州都指挥使高宗益作乱,杀害了节度使李彝昌。将吏共同诛杀了高宗益,推举彝昌族父蕃汉都指挥使李仁福为帅,癸丑日,二十三日,李仁福得到消息。夏四月,甲子日初五,梁帝以李仁福为定难节度使。
    丁卯日,初八,宋州节度使衡王朱友谅献瑞麦,一茎三穗,梁帝说:“丰年为上瑞。今宋州大水,安用此为!”遂下诏除掉出产瑞麦之县的好名声,遣使斥责朱友谅,以兖海留后惠王朱友能代为宋州留后。朱友谅、朱友能,都是广王朱全昱之子,而朱全昱则是梁帝朱温之兄。
    梁帝以晋州刺史下邑华温琪拒晋兵有功,想要封赏他,又适逢会护国节度使冀王朱友谦上书说晋州、绛州边临河东,要求另建节镇。壬申日,以晋、绛、沁三州为定昌军,以温琪为节度使。
    左金吾大将军寇彦卿入朝,至天津桥,有民不避开道路。彦卿恼怒,命人把他扔到栏外而致死。寇彦卿遂向梁帝自首请罪。梁帝念彦卿久在左右,很有才干,而且立过汗马功劳,便命他把私自财产送给死者家属来赎罪。御史司宪崔沂上奏说:“彦卿杀人于阙下,请论如法。”梁帝便命彦卿前来对质。寇彦卿则回答说:“令随从把他举至栏外,没料到将他误伤致死。”梁帝欲以过失论罪,崔沂又上奏说:“在法,以势力使令为首,下手为从,不得归罪于从者;不斗而故意殴打伤人,理当加伤罪一等,不得为过失论。”辛巳日,梁帝责授寇彦卿为游击将军、左卫中郎将。为此,寇彦卿怀恨在心,扬言说:“有得崔沂首者,赏钱万缗。”于是,崔沂把此事告诉了梁帝。梁帝便派人对寇彦卿说:“崔沂有毫发伤,我当灭你全族!”从此之后,骄横跋扈的功臣开始肃然收敛。这崔沂,乃崔沆之弟。
    中原之事,暂讲到这。后事如何,请各位接着往下看——“104、蓦然回首,已无归途。”
    塞北边陲,玉门关西,沿着疏勒河南岸,是汉代就已流传下来的用以防戍边境的长城。它经湾窑墩、天桥墩、吐火洛、后坑子、玉门关、河仓城、哈拉卓尔、东泉约150公里,进入安西县北湖,再向东到金塔县境内,接居延塞,沿额济纳河迤逦北上,曲折蜿蜒,气势磅礴。另一走向为从金塔、高台、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永登等县,过黄河东去。城垣虽经两千多年风沙侵蚀,有些地段至今仍坚固完整,屹立于戈壁中;而玉门关附近的城垣要数保存的最好。其结构为就地取材,以芦苇、红柳、胡杨和罗布麻等夹砂砾层层夯筑。残垣最高处有4米左右。芦苇等层厚5厘米,砂砾层厚20厘米,粘结非常牢固,可谓是我中国独创的混凝土结构。长城内侧高峻处,烽燧土台相望。台以黄土为基,上部用土坯垒砌,高者达10米。台旁墙坞内有戍卒所居小舍,备弓弩刀剑、石块等防御武器。烽顶小室为戍卒日夜警戒执勤的岗位,如发现敌情,昼则举燧升烟,夜则举烽火,相互报警。据说狼粪燔烟最大,使远处易见,故土台俗称狼烟墩,又名烽火台。
    这便是敦煌城北疏勒河南岸蜿蜒东去的汉长城遗址,在如今这五代十国的战乱年代,它依然屹立于戈壁担负着防御外族侵略的重任。此时此刻,敦煌大帅慕容天水和副帅宋克金以及偏将李明朝、张天祥、王明义、赵子仁一行六人纵马巡察着岗哨,遥远的战火销烟仿佛又一次呈现在他们面前。
    就在这里,已不知发生过多少战争杀戮,更不知道已有多少的热血男儿为捍卫中原的边西大门而流血牺牲。抚今思昔,他们作为镇西将士承担重任,必当为保家卫国而竭忠尽智,决不可有半点的掉以轻心;否则,万一他们疏忽大意在此失守,那他们将会成为历史和人民的千古罪人。所以,在慕容天水率部操练兵马之余,时刻没有放松对各个哨卡和戍点的巡察。不论是敦煌内外,也不论是阳关、玉门关、党河、疏勒河畔,以及鸣沙山边,可以说整个戈壁滩上都布满了他们的血汗和足迹。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环境多么恶劣,这对他们作为守边将士来说,又算得了什么?曾有语道:“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过了嘉峪关,母猪赛貂婵。”……这便是千百年来文人骚客对这边西大漠的真实写照。可想而知,这在边关戍守的职责是多么的枯燥乏味。遥想东汉之际的名将班超,在戈壁滩上镇守三十一年,空老边关,他为了国家社稷之安危在这恶劣的环境下竟渡过了如此之长的艰苦岁月,后人又能有谁可以与之比拟的呢?如果在此有半点的叫苦叫累,岂不让人思来惭愧?
    看着这蜿蜒曲折、气壮山河的疏勒河长城,无不让人联想起在中原历史上曾起过千古卓绝的防御大用的其余七条大、小长城。这七条长城便是——
    明长城遗址:此城墙西起嘉峪市嘉峪关,经酒泉、高台、临泽、张掖、山丹、永昌、民勤、武威、古浪、景泰等县,从五佛寺过黄河,在靖远县内沿黄河南岸伸延,直到黑山峡,出峡口进入宁夏,经过190公里的河东墙,盘旋蜿蜒,高低起伏,东至“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它在甘肃境内长约1000公里,全用黄土夯厚13~20厘米,有的地段夯土层间夹藏木桩、杂草或沙夯实。高10米,上有1米高的女儿墙,设置垛口。底厚5~6米,顶宽2米。烽火台紧靠长城内侧,高10米以上,因黄土夯筑,俗称烽火墩。基方6x6米,顶上垒砌小屋为了望哨所。墩间距约5公里,连瞩相望,十分壮观。遇隘口、山口、河口均在长城外筑了望台。嘉峪关、山丹、永昌、古浪等市县境内的城墙保存完整,矗立在戈壁沙漠中,气势雄伟,一望如龙。至于其他一般残存高度为1~7米,穿越农田地段,时断时续,遗迹走向犹存。
    临洮秦长城:其最西端在甘肃临洮县城东23公里尧甸长城坡。南北走向,黄土版筑,残高1米左右。是秦统一六国后所建长城的西向起点。其后,断断续续,经渭源、陇西、通渭、会宁、静宁等且入宁夏后又回甘肃境环、庆阳县入陕西省,翻山越岭,飞渡沟壑,穿沙漠草原,蜿蜒东去,止于鸭绿江畔。
    宁夏战国秦长城:它由甘肃进入宁夏西吉县南部,然后向东北,绕固原县城后,又折向东南,经城阳等地进入甘肃镇原县境,为中国在战国秦国人统一六国之前所修建的古长城,即秦国于公元前306年至前251年灭义渠戎后,为防御义渠残余势力骚扰而筑。根据地势,因地制宜修筑,以土夯成,未有包砖。在平地者,墙外取土,低于地面起筑,每夯层厚5~13厘米,基宽8米,逐渐收分,外壁陡立,内壁缓斜,取土处即自然形成壕沟。在有河处沟处,则利用河沟陡立的崖壁,在上面略加修筑即成。保存高度在1~3米之间。长城上每隔200~300米筑一凸出于墙外的墩台,距离为当时弓箭的有效射程之间。长城附近和长城经过的重要隘口、山顶,有烽燧遗址。它对秦国的强大及其统一事业起过重要作用。
    围场古长城:在河北围场县岱尹(发yin音,not yi一,伊)上村附近,是清乾隆十七年,乾隆帝狩猎时发现的一座燕、秦长城真迹,城东西绵亘达200余公里。
    烧锅营子燕长城:在辽宁建平县张家湾村南山至蛤蟆沟脑北之间,长约7公里,是公元前三世纪战国时代燕国所筑的长城中保存得较好的一段。据《史记?匈奴传》记载,燕将秦开击破东胡后,“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长城由西向东,穿高山,跨河谷,气势雄伟。构筑因地制宜,就地取材,逢石石垒,遇土土筑。因此,当地群众有石龙、土龙之称。虽经二千二百余年的沧桑变化,至今仍清晰可见。城墙宽2~2.5米,存高0.5~1.5米,特别是蛤蟆沟脑北山的一段,石墙存高达1.5米,大体保持着原结构状况。
    华阴魏长城:起于陕西华山北麓玉泉院涧西之朝元洞,起伏蜿蜒迂回150余公里,经韩城竟直达黄河边沿。战国时魏国为防御西面的强秦,沿境筑城,作为军事屏障,故称魏长城。在华阴境内的朝元洞、红岩、城南、河湾子、西关等村,都有残垣存留,尤以城南村东300余米保存最完好。城迹高5~6米,厚7~8米。在西关村以南还有堡寨遗迹,显系当时设兵把守的据点。
    穆陵齐长城:位于山东沂水县城北50公里穆陵关两侧,系战国时齐国人所修建的古长城遗址,长约45公里。
    这七条大、小长城加上疏勒河南岸的汉长城共是八条长城,应该说这都是千百年来的战争遗迹;但是,中原神州大地之上的战争遗迹和用以防御外侵的长城又何止仅是这八条长城可以容纳得了的?虽然说这仅仅是八条城墙,但它们究竟凝聚了多少华夏人民的血汗,又有谁能说得清?也许,这些长城就是用累累白骨筑造起来的血肉之城;万民的悲哀,死亡的代价,无不渗入到这城墙的每一个血孔之中。不知道各位还记不记得这样一首歌,她叫做《孟姜女哭长城之千古绝唱》:
    “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人生自古谁无情,情到深处天地动。人间多少绝唱到千古颂,莹莹张生红娘子,十娘怒沉百宝箱。若无真情无绝唱,情海无情波涛汹。风流淹没红尘中,大浪淘尽多少痴情种,雷锋塔压白娘子,红楼梦中梦难醒,千古绝唱千古情。自古红颜多薄命,有情总被无情伤。
    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孟姜女哭长城,千古绝唱谁人听。梁山伯祝英台,千古绝唱唱到今。”
    从这首由“长城”而起的“千古绝唱”,相信各位一定能闻出一丝战争**的味道和一片片“爱情”的忧伤,为什么孟姜女会哭“长城”?秦始皇为什么要修筑“长城”?这首澈(彻)骨寒心的千古绝唱,从“孟姜女哭长城”由感而发,又为什么会引发出一串串悲切动人的“爱情”故事呢?人类历史究竟是什么?战争的根源又究竟是什么?一曲“孟姜女哭长城”难道还道不尽其中的世事红尘么?她究竟还要唱多久呢?
    让我们来看看孟姜女“哭倒”长城的地方
    海平面上孟姜女坟
    从秦皇岛火车站出来,正是中午时分,一个人打车来到大海边,在枯藤垂拂的长城下,我面朝大海呆呆坐着,浓重苍郁的古城墙阴影墨汁一样笼罩着我,这里是长城入海口,据说这里正是当年孟姜女哭倒万里长城的地方。
    沿着长城疾走,大海坦荡青山无言,我想,一个传说故事,一代代口口相传几千年,如今仍在流传。其实所谓的传说,只不过是人类的意会和想象,并不是真实的故事。反正我不相信孟姜女会哭倒长城!这也不知道是何时何地何人造谣所成。
    传说中完美的人物与故事,肯定反映了民心所向,纯朴的心灵、绵延的众生,就是靠一些善良的期望让生命有所寄托。一个人顶着大风在长城上走,厚大的古城砖仿佛就是残缺的历史典籍,左一脚,先秦;右一脚,大唐———煌煌历史长城就是以万千民众为根基,一代代将相帝王黎民百姓就在大风中呼啸而过。走不多久,就看到高高的长城上出现两条巨大的裂缝,有人说孟姜女把前面一段长城哭塌了,这里快塌时她止住了哭声,所以才没倒塌。导游告诉我这是唐山大地震时留下的裂痕,我在那儿盘腿坐下来,想象着那个千里来寻夫的柔弱女子,她的哭声可真有力量,竟然能把秦始皇刚刚造好的长城哭塌。导游递给我一只望远镜,说海平面上有一小岛,岛上有孟姜女的坟,不管海水多大,那坟永远不会沉没于海水中。我张望了半天,并没有看到孟姜女的坟,相反倒看到了不远处的孟姜女庙。那里其实是一个镇,就叫孟姜女镇,孟姜女庙就在镇外,好大的一片园林,看来当地村民给了孟姜女很高的地位,那一片园林占地有几十亩吧,只是四周堆满了玉米秸高粱秆。不过,这些农作物堆在姜女庙门前倒也正合适,她本来就是一个村女,跑到这里来寻找她的丈夫。这长长的万里长城,其实全是用平民百姓的尸骨堆砌而成,历史本质或许就是这样,支撑历史的不是帝王将相,而是平民百姓,尽管百姓常常在历史上籍籍无名。
    两千多年了,孟姜女的传说像一道苦涩的泪痕,仍然留在这大海边上……(未完待续)
新书推荐: 国子监留级生 我靠赶海养崽发家致富直播 末世之囤货养崽 顶级Alpha的吸引法则 心动逢时 嫁给白切黑仙尊男主后 风月错 明月歌 长生从负心开始 美人难驯:世子的高枝不想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