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2 章 鞋底拍脸

    下面这场谈话,既是两人法学观念冲突的开始,也是后来为什么有人说,崔正主法断;而白晋缘,却能立法改制的根本原因。
    画面开始,是一处风声呼啸的城楼,一白衣素袍的中年男子身高八尺,腰佩长剑,身形粗犷高大,下巴上长满络腮胡,风将他的袖袍吹的鼓起,露出男人结实的手臂和用力握着剑的手。
    他和一瘦高而表情严肃的中年男子对视着,他的表情是平静的,眼神却带着几分压抑和漠然。
    粗犷男人开口问,“尔觉杀人需偿命否”
    “需要。”
    “尔觉强霸女子对否”
    “不对。”
    “尔觉张临有罪否”
    “依法当判无罪。”
    于是发问的粗犷男人冷笑,“崔正,我以为你铁面无私、断案公正清明,却没想到,你只是一个只懂依葫芦画瓢的木头架子,你知法懂法,却不知法为何而立;你依法办案,办的是案子,却不辨善恶;依法信法守法,到头来,法只在你手里,不在你心上。法在你手中只是一样工具,是剑,而不是守护世人之盾。”
    崔正的表情严肃中带着点点疑惑,直视着男人,“我不懂,立本清源,依法治国,按律断罪,有何错无论是国之新法,亦或旧法,都无该判张临死罪这一律令。”
    他当然知道张临不值得同情,但法就是法,不能因为他个人观点和私情而被改判,如若不然,法令的存在还有什么说服力。
    “依法治国本无错,按律断罪也非过;但若国之律法千万条,却令故意杀人者不需抵命、让强占民女者无需受惩罚,就代表,法已错
    当改之
    当法不能惩治恶人、维护受害之人时,法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义。法无新旧之分,只分是非对错,若有不当,该精进之”
    “你太想让张临死。国法如此,不可代入私情。”崔正看着他,这样说道,声音平静如水。
    白晋缘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口中溢出一声冷笑,转过头去不再看他,眺望着城下空阔的街道和热闹的集市,他道,“我是想让他受到应有的惩罚,但不止是他,这天下千千万万个像张临这样的人,都应同样受到惩罚。”
    他为什么没将张临所犯之罪的律令提前写进新法律典里,因为他既是编写新法者,也是当事人,为着避嫌与公平、不将私情而带入新法,他都得回避这一条。
    他的声音低下去,语气低沉,“崔正,你依法而行,我却以行立法;我没你读过的法家典籍多,却也知道一报还一报,恶必惩之、善必扬之。”
    “法乃一国根基,我不能不遵法令而行。”崔正转过身,同样眺望着底下的京都城池。
    白晋缘像是已然料到他的回答,他的表情先是严肃,后扬起一抹笑,脸上满是豪气与自信,如直冲云霄的白鹤傲然发出唳鸣。
    “所以,我立新法是为国重铸根基,扶正本源,我并不希望它
    永远一成不变,我愿它时时精进,时有进步,融于一国,成于一国。法可为剑,断世间之恶,亦可为盾,护弱者公理。”
    一个守法,一个立法;一个只知依法而行,一个以人之行,立人之法;
    高下立见。
    但画面的最后,严肃的气氛过去,白晋缘冲着身旁的崔正一笑,“但我依然不后悔让你来断我母亲之案。”
    他朝崔正伸出手去,后者不懂他的意思,脸上是疑惑。
    “大不了,从今往后,这大宸有我立法,而你,便为执法之人世间不会再有比你更清明公正之判官,崔正、崔少清,我愿为铸剑之人。”
    说这话时,他的声调并不高,话中的认真叫崔正表情僵硬了一下,半天没有动作,看着像是在发懵,又像是疑惑。
    “我不明白。”
    半晌,他语速极其迟缓的吐出一句,不明白白晋缘明明不认同他的行事风格,又为何最后一句话又像在夸他
    他好疑惑。
    但白晋缘见他这般反应,却是哈哈大笑,笑骂他是个木头。
    “真是个十足的呆子。”
    大家和奇才,这两个称号还是不一样的,历史上的崔正虽查案如有神助,但论及对法的理解,还是略低白晋缘一筹。
    崔正脑筋直,主打的是一个依法办事儿,法令怎么写他就怎么判,这是前期崔正的行事风格。
    而白晋缘呢
    他本就是从民间走上朝堂,一路上见过的苦难数不胜数,他的法,从来都是从人的身上建立起来的,以人之苦,铸立新法,敢于推翻旧律,改革创新,这从思想层级上就赢了。
    那么崔正这样的行事风格好吗只能说,有利有弊。
    古古细细说来,声音不急不徐,利在于他永远不会背叛他的法,他就是法本身,是永远不会被收买贿赂的存在;弊在于,他不会思考,他只会依法办事。换个角度想想,若法出现失误,他也不会觉察到判决的不妥,不知灵活变通,这就是一个弊处。
    古古莞尔一笑,但没关系,他的不足之处,白晋缘会给他补上。
    崔正回京审理白晋缘母亲之案后,朝堂上,二人针对新法的条令时有争端,经常辩法。
    不是这人觉得这条法令太过严苛,就是另一个人觉得对方的观点太过柔和,所以两人越吵越凶,最终谁都难说服谁。
    比如某天早朝,二人就民袭官这一条的罪责该判何刑又吵了起来,白晋缘主张该视伤情严重程度来量刑,按轻重程度分判有三大类,罚钱、杖刑以及死刑;
    而崔正认为,则该沿袭旧律,轻则杖刑、重则死刑。
    其实从这一点上不难看出崔正和白晋缘二人思维方式上的差别的,崔正的出身决定他的前半生必定处处受人尊敬居多,下意识里就比白晋缘更在意阶级间的上下尊卑。
    当然,这不是说他这个人就惯会摆架子、爱面子、喜欢看人在他面
    前低他一等什么的,而是,这是一个连他自己都没能发现的地方。
    怕人不理解,古古还特意说的通俗易懂了些,就好比,一个养尊处优的大少爷,你想让他体会种田人的辛劳,这可能吗
    不可能。
    他顶多知道种田人辛苦,但如何个辛苦法儿呢他不知道,也不能感受。
    再比如,崔正一个簪缨世家嫡系二房的大公子,家中奴仆上千,而对于这些人的伺候和供养他早已习惯,他会对身边这些伺候的人心存感谢吗
    当然也不会,因为他早已习惯这种人上人的生活,古古重审道那是在古代,有着严重的阶级划分,可不是在现代呐。
    崔正从小到大所看到的、听到的、身边所接触的人,无一不敬他,多待其友善,他们对他的恭敬让他觉得是一种常态,无形之中他早已适应了这种阶级生活,思维也是这样。
    换句话说,他觉得民不该袭官这才是正常的,因为民是普通人,而官却是仕,百姓胆敢对上官出手,这是大不敬的行为,轻则杖罚有何不对
    于是早朝刚结束,被气的忍无可忍的白晋缘都等不到皇帝离开就直接脱靴,一鞋底拍崔正脸上,大骂他是块榆木,哈哈哈哈
    古古直接笑出声来,没错,这就是大宸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鞋底拍脸案。
    据记载,当时白晋缘一鞋底拍崔正脸上后,还十分嚣张的叫嚣着要崔正依法办他。
    而按当时的律令呢,白晋缘只需要被罚俸三月并且赔礼道歉这事儿就算过去了,但这事儿倘若是平头百姓来干,恐怕得被杖责。
    时人都以为崔正要跟白晋缘结下仇来,最不济肯定也要报复他一顿,但没想到,他反被对方一鞋底拍醒了,生出感悟。
    并且,这件事还在历史上衍生出了一则令现代广大网友都耳熟能详的的寓言小故事数米思过。
    古古还皮了一把,又把这句成语的热门词条随便拎了几条出来这个故事又名,数一数有多少粒米,看我今天有没有犯错
    数好每一粒米,争当更好的人。
    天上,古古说的兴起,脸上的笑容是越发灿烂。
    其他人或许还不懂他话中的意思,满头雾水。
    啥玩意儿数米
    只有此刻的崔氏主家,满满当当坐了一屋子的人
    一片安静之中,有少数几人默默抬起手,挡住脸,被袖子遮住的脸上还微微泛着红晕,而其他人或沉默,或淡定,至少面上是未露分毫情绪。
    而崔正的父亲母亲远比这一屋子的人心里都要更加尴尬,他们家大儿子这个怪癖,试问嫡系两房的人谁不知道,但是,这也仅限于他们这些人知道啊,怎么还弄得后世出名了呢
    哦,恐怕等会儿在大宸也要出名了,真是可喜可乐,可喜可乐。
    “少清他这习惯还没改呐”
    过了半响,坐在主位上的崔家主、也就是崔正他大伯轻声问说。
    崔母脸蛋红红的,低头,尴尬不语,崔父一惯严肃的脸上也多了几分局促、窘迫,但无奈崔正是他儿子,他这个做父亲的总免不了要为他兜底回护几分,拱手回禀道“少时旧习,多年未曾再有过。料想是心情郁结,这才又重拾了一回。”
    是啊,从小到大,有哪个不要命的敢拿鞋底拍崔正脸上的,恐怕此等造次之人,不等来到崔正面前就已被人拖走了。
    只有白晋缘这个混不吝的,是个例外。
    崔父答完之后,崔家主屋没人再开口说话。,网址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找书加书可加qq群952868558
新书推荐: i人医生,e人患者 重生,但是被撤回 一封来自X的信 信息素真香定律 和病弱老婆离婚后我后悔了 天灾:开局一座山,囤货?种田! 网恋对象是竹马死对头 废土拾荒,肥妹带飞病弱残全家 修炼从悟性通天开始 反养霸总后小猫爆红全网[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