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节

    林安安是听过以前有年纪小的学生考上大学还登报过。黄老师看的就是这类信息。才知道有人提前考大学的事儿。
    但是林安安原本想着,自己都十六了,不算特别稀奇。应该不会上报。没想到竟然会上报?
    她跟着老师到了学校了解情况,才知道报社是想把她作为典型。因为这几年高考,特别是后面录取率低了之后,农村孩子录取率是真的很低。这和环境有关,也和思想有关。
    为了鼓励农村孩子敢于树立理想。林安安这个在农村长大接受教育,然后来城里半年就直接考上大学的经历就显得格外的有特殊意义了。
    谁也不会觉得林安安是靠着这半年的学习超越其他同学的。这必然是在农村的时候就打好的基础啊。
    宣传,必须宣传。
    林安安这才理解了这个情况。
    这和她之前想写文章的想法,也算是不谋而合。也是想鼓励更多农村孩子考大学。
    有这样的文章,老师们一般都会给学生读报的。只要孩子上学了,就能知道她的故事。哪怕只能启发一个人,也是值得的。
    不用多想,林安安立马就同意了这个采访。
    她并没有讲老林家那一群人。说实在的,那群人就不配上报占位置。
    林安安采访内容里,主要讲的是农村普遍的现象。比如农村的条件困难,吃饭都是靠工分。为了吃饱肚子,家里长辈宁愿孩子赚工分,也不想孩子上学。学校为了照顾秋收这样的农忙,每年都要放假,让孩子回家劳动。孩子因为自身的见识有限,也无法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当然了,最重要的一点是,资源匮乏,所以也导致学习难度增大。
    她讲了关于自己如何寻找机会念书。也讲了学校老师为了帮助她有时间读书,还上门和家里人做思想工作。又说起自己当初如何树立目标,以及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些方法还是林安安改动过的,她自己毕竟是个比较会念书的,她的经验别人用不上。所以就针对二强这样的孩子,设计过一些学习方法。这会儿就用上了。
    林安安觉得,既然要上报纸帮助人,那就不能太假大空了,应该多一些这样实际的操作,才能实实在在帮助人。
    末尾了也感谢了老师的不辞辛苦,为她争取的机会。
    因为都是林安安的亲身经历,所以这些事儿自然很真实。报社记者觉得这些内容很具有代表性,就是后面拍照的时候犯难了。
    因为林安安这个文章主要是针对她农村学习的经历。可她现在的形象,和城市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了。拍出来就有点儿不配套的感觉。显得报道的文章很假。不配图,又觉得缺少些什么。
    林安安想了想,说自己有一张农村的时候的照片。因为当时和父亲离得远,就想给父亲看看自己的样子,就照相了。底片也留着呢。
    报社记者顿时惊喜,觉得这可真是峰回路转啊。“这太好了,正好更符合我们文章的主题。”
    林安安就骑车回去拿了。学校离着家里不远,很快就拿到了学校里面。
    记者和老师看到照片的一刻沉默了。
    再多的言语,都比不上一张黑白照片来的真实。
    说多艰苦,多难,光靠这些文字,虽然也能打动人,可也没有比亲眼看到,更有说服力。
    冯玉康看着林安安的照片,又看看她现在。变化真的挺大。他见到的林安安都是变好了的林安安。
    “这是我十五岁时候的,初二上学期没多久。和现在也就差一岁。应该可以用吧。”林安安倒是没想到,这个照片还能用在这里。
    她当时就是想甩林常胜脸上的。甩完之后,就留给自己忆苦思甜了。
    没想到还能登报?
    记者看完这照片,就决定用这张照片。瘦弱又贫苦的孩子,不服输的眼神。
    这形象很适合这篇文章啊。再艰苦的环境,也不服输。坚持梦想不放弃。
    因为没刻意的宣传,林安安要上报纸的事情是没什么人知道的。
    林安安也担心到时候人家又改变主意不让她上了,那她说得的早了,岂不是在吹牛?
    所以干脆也没说了。反正对她来说也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儿。
    因为要开学了,所以林安安下午的课程也停了,让二强他们自己复习功课。她的时间就更多了,除了准备上大学要用的东西,就是写文章。
    这次也不需要寄了,林安安写完稿子之后,直接去报社投稿的。
    这次就可以节省很多时间了。
    时隔半年,报社程编辑再次收到了林安安的投稿,还有几分惊喜。他还以为这个作者停笔了呢。虽然后来也有人投稿军属相关的,但是总觉得缺少了最初的那个感觉。
    这会儿通过林安安给他写的信才知道,她最近都在忙高考,所以没时间。如今已经考完了,以她以后就可以开始投稿了。以后这个军属系列,想要一直写下去。
    而且她本人现在就在首都。
    程编辑就好奇她怎么来首都了,然后又好奇,林安安会继续写什么。
    打开稿子看了之后,程编辑发现这次林安安不止写了一篇文章,而是寄了两篇过来了。
    一篇是《姜小木奋斗记》。
    程编辑还记得姜小木,是军属里面的一个孩子,从小被放在亲人身边。她明明有自己的父亲,可是父亲在部队当兵,她在老家被亲人冷漠对待,像一个孤儿一样的。
    姜小木在最初的那些军属故事里面不是最惨的,但是偏偏故事性最强。程编辑还记得当时有人打电话到报社,要求他立马联系姜小木的爸,回去拯救孩子。
    姜小木进城了?
    程编辑很好奇,继续看了下去。
    很快就看得精神振奋。
    如果姜小木的出场是一个艰难生活的军属形象,那这一篇就是军属自立自强的励志故事。谁能想到,姜小木还是个会读书的孩子呢。
    她学习好,还学会给父亲写信求助了。然后成绩也十分优异,不断的考取好成绩。姜小木开拓眼界了,想考大学。
    姜小木的父亲终于把她接进城里了,她参加了城里的高考,考上了大学。
    姜小木即将奔赴自己的理想。
    “真是梦幻般的发展,童话般的结局。”
    程编辑都有点儿不敢相信。那个孩子进城了,考大学了。
    这不是编的吧。
    虽然故事肯定是会被修改一下的,但是如果编的太厉害了,也不行啊。难以有说服力。他们这个故事可是要来源于生活,写实的。
    所以这篇文章,程编辑还是压下了,想给林安安写信,确信这个故事的真实性。
    倒是另外一篇文章,关于军人眼中的家人形象,这文章倒是很合程编辑的心意。
    人民爱着最可爱的人,最可爱人心中也感激着那些为他们付出的亲人们。
    ……
    林安安投稿之后,就一心为大学做准备了。每天都看看入学须知,然后对自己要带的物品查缺补漏。
    其余时间全都用来学外语和计算机方面的书。另外一方面,她还有些心事。很惦记童芳和陈琼两人的高考结果。
    好在离着开学还有几天,童芳高兴的来找林安安,她拿到录取通知书了。
    但是被调配到了药学专业。即便如此,童芳也觉得可以接受。进了大学的时候,还可以选修别的专业。她吃点苦头,一样可以学医学。而且进入学校之后,也有机会可以转专业。
    林安安也松了口气。临近开学越来越近,没听到好消息,她还真担心。
    虽然自己考上大学很高兴,但是童芳她们要是落下了,这高兴就得打折扣了。
    “不知道陈琼什么情况?”
    晚上三人在食堂聚餐,陈琼就说了自己的打算了。她要去当兵了。“我打听过了,我那个学校录取已经结束了。”
    童芳道,“你不再坚持考一次?也许后面还有补录机会。”
    “不考了,青春有限。而且我怕我考出执念来了,一次不行又继续。还不如就和我爸说好的那样,去当兵呢。”陈琼大概已经一个人想通了,这会儿倒是也不需要人宽慰。
    她甚至还说起了自己当兵多久,就要争取提干。以后还要争取上军校。充分展现了自己虽然屈服于命运的安排,但是绝对要在这安排里面混个最好的结果的决心。
    “虽然我去当兵了,可我还能坚持学习啊。你们说是不是。也不用替我不开心,我今天很开心,你们两个都实现理想了。”
    说着举起搪瓷杯,“来,碰一个。”
    林安安看着她,见她笑容明艳,便也举起水杯,“预祝我们未来都前程似锦!”
    童芳也笑着举杯。“干杯。”
    第二天,三人又约着一起去采购上大学需要准备的东西。
    主要是林安安想着,大家以后也见面机会少了。就想买钢笔送给她们当纪念品。
    虽然学校也有发生活用品。但是许多自己要用的东西,还是要自己准备。
    路过报停的时候,林安安习惯性的买了一份报纸。
    随便翻了翻,然后就看到了熟悉的照片。
    登了!
    童芳她们也凑过来看了眼,然后看到照片很熟悉,“这看着好像……”
    下意识就看了眼林安安。
    林安安点头,“是我,是报社前几天给我做的采访。”
    陈琼和童芳顿时瞪大了眼睛,这照片上的人,竟然是林安安!
    这会儿,别说她们震惊了。很多认识林安安的人,也看到了报纸。同样被震惊得有点不信。
    比如朱秀红,每天上班前都是要看报纸学习一下的。然后就看到了林安安的照片了。本来是有点儿不确定,然后看到了文章里面林安安的名字。
    这就是林安安的采访照片啊。
    朱秀红震惊了,拿着报纸就出来找徐月英问,“月英,安安以前,是这样子的?”
    徐月英正没精打采的数日子,等着开学之后接孩子回来呢,听到朱秀红的话,偏头看了一眼。顿时脸色骤变。
    那丫头怎么把这照片给刊登到报纸上面了?
    看她这个脸色,朱秀红都知道徐月英应该是早知道这事儿了。
    她语气就带着责备,“你们以前怎么让孩子养成这样啊。这看着就像是旧社会里的孩子。”
    主要是有徐月英两个孩子作对比,这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啊。
    一边像是资本家家里的千金少爷,一边像是旧社会压迫下的小白菜。
    徐月英支支吾吾,“我们真不知道啊,以前回去少。并不知道家里人这样。上次两个孩子送回去了,才知道家里人那样。哎,我和老林心里都很愧疚,这些年忙于工作,也没时间回去看孩子。疏忽了……”说着红了眼睛,又低头开始擦眼泪。
    朱秀红一言难尽。一点也不接受这个解释。
    前阵子徐月英的那两个孩子在老家出问题了,两人不就马上请假回去了?也没说不管啊。
    说到底就是没上心。
    朱秀红越想越生气,本来看着徐月英是个老资历,想着给她机会的。现在看来,徐月英真是就不适合为人民服务。她觉悟不行!
    当然了,作为妇联领导,她也不会将家庭问题都推给女同志。林常胜也是有责任的。
新书推荐: 和暴君成为契约夫妻后 有利可图(一见钟情 1v1 h) 旧梦难安(bg,清水文) 庶兄在上(骨科,强制) 姜荻 穿进末世后毛茸茸他靠撒娇成团宠了 和同事相亲之后(1v1 双处 ) 这人设太奇怪啦[快穿] 海王兄妹今天掉馬了嗎?(骨科) 无情道被迫沾花惹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