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18文学 > 武侠小说 > 求你们了,让朕当个昏君吧 > 第一百二十二章:论千古昏君,给小舅子封个

第一百二十二章:论千古昏君,给小舅子封个

    御书房之中。
    礼部尚书王伦躬着身,站在下方。
    上首,魏云弈则坐在主位上,翻看着手中的奏本。
    这上面,正是礼部尚书今日刚刚送上来,关于此次殿试的题目。
    虽然上面的内容注释繁杂,还引经据典。
    但因为耐着性子。
    魏云弈还是把它看完了。
    毕竟这时候,瑛贵妃不再,只能靠自己。
    当然,内容什么的,并不是非常重要,重要是考题。
    礼部一共拟定了三道。
    不仅听起来拗口。
    看起来,更是有些难以理解。
    尤其对于魏云弈来说,若不是因为这段时间,也看了一些书,怕是都不明白上面的意思。
    至于题目,他也完全能够理解,无非就是老生常的治国之类的。
    然后让考生围绕着这个题目,发挥才能,写出自己的见解。
    因此魏云弈在看完后,顿时就摇了摇头。
    这样的考题。
    不仅毫无新意,也没什么实际作用。
    而在过去几天的时间,他已经想好了。
    那就是,对于此次的考题,不仅要败坏一下自己的威望。
    更为重要的,也是要选拔出真正的人才。
    什么人才呢?
    当然是能够为祸朝廷、败坏气运的人才啊!
    魏云弈思考了很久,觉得这几个月,败坏气运之所以一点进展都没有。
    除了自己方向有错误外,就是手下没有可用之才。
    就拿老丈人来说,只能算是个庸臣而已。
    虽说是安排到内阁了。
    可内阁,又不是宋公文一个人做主,上面还有个张正明做主。
    在这种情况下,只依靠庸臣来败坏国运,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比如上一次的摊丁入亩,对于自己来说。
    就是一个很深刻的教训。
    所以。
    魏云弈觉得,自己必须要多寻找寻找一些真正的奸臣。
    就比如,想孙克俭这样的,会说话,为人圆滑无比,一看就是奸臣人才。
    看这段时间,对方被群臣参奏,还犯下了私下经商这样的罪行。
    有了这个经验之后,他认为这样的人才。
    在朝廷之中,还是太少了。
    必须要多挖掘挖掘。
    帮助自己一起败坏大魏气运。
    这样一来,在加上大运河以及魏直道消耗的国力,即便现在的大魏,国力正向着巅峰不断进发,肯定也是扛不住的。
    而如今正好遇上了科举考试,自己一定要好好利用。
    虽然现在已经进行到了殿试。
    能到这一关的。
    几乎都是有才华的人。
    可谁说有才华,就不能是奸臣的呢?
    可现在,礼部这群人拟定的考题,太不靠谱了。
    怎么能选出朕需要的人才呢?
    还是要依靠自己。
    好在。
    这几天的时间,魏云弈经过日思夜想后,也有了大概的方向。
    大魏科举制度呢,也延续了前朝,主要采用的是两类题目。
    一种叫做:贴经。
    另外一种,则称之为:策论。
    所谓的贴经,就相当于填空题和做阅读理解。
    从各种儒家经典中,摘取一段,故意空出几个字,让考生填写进去,然后简单描述一下这段话的意思。
    这相当于基础知识考试,只有真正熟读儒学经典的考生,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阅卷。
    至于策论,就是拟定一个考题,自由发挥,写下自己的见解议论。
    换句话来说,相当于申论。
    前者相当于来说比较简单,通常用在乡试,或者会试上。
    殿试也会用到,但却比较少见,毕竟殿试是最高规格的考试,意义重大。
    但策论就完全不同了。
    需要最大限度的开发自己的思维,写出独到的见解。
    所以,也是殿试最常用的考试题类。
    魏云弈决定,此次殿试,就考策论!
    当即,他定了定神,望向下方的礼部尚书道:“礼部拟的这几道题目都不行,这是本朝第一次科举,自然要与众不同。”
    都不行?
    王伦闻言后,当即一愣。
    他当礼部尚书也有几近十多年了。
    先帝时期的科举,大多数时候也是自己拟定的,从来不会有什么问题。
    即便放到内阁,在太傅张正明的手中,最多也只是给出些意见。
    可大方向是不会变化的。
    不然。
    王伦在拟定考题之时,也不会引经据典,动用圣人之言了,为的就是给自己的题目立足脚。
    本以为此次进宫,陛下那里肯定也能通过,可却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当然,即便心中有些意见和疑惑,他也是不会说出来的。
    只是躬着身道:“那陛下的意思是?”
    “改,朕亲自定!”
    魏云弈大手一挥,直接道:“此次殿试的题目就是,论千古昏君!”
    策论不就是要打开思路,让举子们畅所欲言吗?
    正好,朕如今当昏君出了些问题。
    怎么都无法败坏气运。
    倒不如集思广益,问问天下的举子们,到底怎样才能做一个昏君。
    若看到写的不错的,大可以采用,省的自己一个人苦思冥想。
    没办法,当昏君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啊。
    尤其在不加重百姓负担的情况下。
    就更是如此了。
    就连上一次大运河以及修建直道的法子,也是经过长时间思索,才想出来的。
    毕竟他要败坏气运,可以伤财,但不能劳民啊。
    太难了。
    如果能在此次殿试中,找到几个不错的点子,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即便没能败坏自己的威望,但也算是达到了目的。
    尤其是此次选取的人才,与以往不一样。
    用这个考题,是最好的了。
    论千古昏君?
    当礼部尚书王伦听到这句话后,差点都快晕过去了。
    这算什么考题啊?
    历朝历代,从没有这样过啊?
    当即,他觉得自己此刻必须要说点什么了。
    “就照朕说的办。”可这时候,魏云弈却直接开口了,继续道:“如今是新朝,讲究一个新人新气象,朕觉得这个题目很好,所以你不必再说了,告知内阁后,就定下来吧。”
    这就是当皇帝的好处了,完全是一言九鼎,没有人敢乱反对。
    尤其在如今朝堂中,没有那种可以威胁到天子的臣子。
    皇帝的威严,更是不容侵犯的。
    几乎是说什么就是什么。
    “这...”
    王伦面色发苦,可最终还是没有开口,只是道:“臣明白了。”
    经过这一段时间后,他已经知晓,当今这位陛下说一不二。
    连太傅张正明的意见都可以不听。
    还有御史台上的折子。
    几乎道道都被驳斥了下去。
    自己再多说,
    肯定会让陛下不悦,倒不如还是不开口了。
    不过此刻他并没有选择离开御书房,依旧站在原地。
    “怎么,王爱卿还有何事?”见此,魏云弈当即开口询问道。
    “回禀陛下,微臣此次进宫,除定下科举考题之外,还有另外一件事情。”王伦微微躬身继续道:“是西南乌斯地区那边传来的消息。”
    “近端时间,天度国屡次进犯我大魏边境,还发生了冲突,差点造成了流血事件。”
    “此前礼部也派人交涉过,但天度国并没有任何收手的意思。”
    “更是在乌斯边境屯了好几千兵马。”
    说到这里,他继续道:“微臣不知如何时候,还请陛下圣断。”
    乌斯边境之外的天度国?
    闻言,魏云弈当即一愣。
    天度国西南边境之外,与大魏王朝接壤。
    与高阳国不同,天度国并不是大魏的藩属,且国力也非常强盛,乃东方大陆的强国。
    无论是人口、经济、亦或者是军事,都不会比大魏弱多少。
    而自大魏立国,乌斯纳入版图后。
    两国之间就经常发生摩擦。
    至于根本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
    那就是在前朝时期,乌斯有一部分地区,曾经是天度国的领土,而乌斯地区,与天度国之间,有着很深的联系,在宗教上,也非常相近。
    即便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影响,二者之间联系也非常的紧密。
    尤其是乌斯那一部分原属于天度国的地区。
    更时常存在着争论。
    不过,这种争论,也是从近几十年开始的。
    因为当初太祖高皇帝在立国时,与当世天度国的君王阿沁王关系极好。
    两个国家有一段时间,更是能被称之为亲兄弟一般,完全算得上不分彼此。
    相互之间也时常派使者往来,也经常进行各种贸易。
    就连国境线,也划分的非常模糊。
    相当于共同管理着乌斯地区。
    当然。
    是以大魏为主,天度为辅。
    不过,因为两国之间隔着一座巨大的雪山山脉,使得交流困难。
    所以即便有贸易,也没有完全扩大。
    而在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后。
    两国之间的关系就开始变得微妙起来。
    且天度国在某一段时间内,曾经发生过政变,如今君王,并不是阿沁王一脉。
    早在太宗皇帝时期,朝廷就想了一些办法,准备缓解与天度国之间的关系,可惜收效甚微。
    如此,久而久之,双方的关系,就从之前的亲密无间,变得越来越糟糕,尤其到了先帝时期,双方已经算得上是剑拔弩张了。
    原因,正是乌斯那一块存在着争议的地区。
    天度国认为,那本就是属于他们的领土,必须要归还。
    可朝廷考虑的,是当初太祖高皇帝,曾经帮助过阿沁王解决国内的乱局。
    加上整个乌斯,都是高皇帝打下来的,所以觉得,那块领土,是属于大魏的。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那便是乌斯的那块有争议地区,位于大雪山山脉的东北地区,再往东,就没有了任何高山河流,一但归还了天度国,万一两国之间发生战乱,天度国就可以以那块地区为大本营,进犯大魏。
    而如果那块地区归于大魏的话,那两股集资建,因为大雪山山脉的存在,就有了天然的屏障。
    即便天度国的国力再强上一倍,若要跨过大雪山进行作战,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算做到了,后方供给必然会成为天度国的大问题。
    所以。
    朝廷是万万不可能,放弃那块地区。
    如今,天度国又开始发难,显然也是为了这个。
    魏云弈自然明白这些,所以在听到礼部尚书的话后,陷入了沉思当中。
    按道理来说,天度国如此肆意妄为,朝廷必须给予有利的反击。
    可问题就在于,大雪山的存在,阻隔了两地。
    现在的大魏,的确足够强大。
    但要翻过大雪山,与天度国作战,也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再则,天度国在整个东方大陆,也是强国,完全不是高阳能够比拟的。
    一旦打起来,双方都占不到便宜。
    当然。
    他可以选择只在那块争议地区作战,将天度国的人赶出去就行了。
    只不过这样的话,大魏又会陷入两线作战的局面之中。
    毕竟,北境的大战还没有打完呢。
    加上乌斯地区远离中土,粮草运送也是一个大问题。
    而且,魏云弈想到,如果只在争议的地区开战,那大魏获胜的把握足足有八成,毕竟大魏的大军,完全不需要翻过大雪山。
    可这样一来,军事上又取得了胜利,大魏气运,必然会继续增长。
    上一次小舅子给他带来的心理阴影,他还没缓过来呢。
    那可是足足的一万气运啊。
    再来一次。
    那根本就扛不住。
    自己好不容易开启了大运河以及魏直道两个工程,能削弱大魏气运,不能前功尽弃啊。
    所以,开战这种事情,完全不在魏云弈的考虑之中。
    尤其是大魏与天度国之间的关系。
    太祖高皇帝可是留下过遗言的。
    那就是两国需要世代交好。
    除非天度国大举进犯,否则大魏不可轻易起兵戈...
    思绪至此,魏云弈想了想,然后道:“此事朕知道了,高皇帝曾有遗言,两个之间不轻易起兵戈,所以礼部方面,想办法与天度国再交涉一番吧。”
    “若他们真的不肯退步的话,到时候再想办法。”
    他现在唯一的想法。
    就是最好不要轻易开启大战。
    现在的大魏,真的太强了,对于东方大陆有些国家,基本上呈现碾压态势。
    除非草原部族再一次大举南下,然后周边诸国联合起来,才能动摇整个大魏社稷。
    所以,即便天度国故意挑衅,那还是忍忍再说。
    尤其是魏云弈还想到了另外一点。
    若是在这一场交涉之中。
    自己选择退步了。
    那岂不是又能败坏大魏气运了?
    当然,这些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而已,到时候具体如何,还要看情况。
    如今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礼部与天度国继续周旋,毕竟事情还没发展到那一步。
    下方,礼部尚书听到此话后,当即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躬着身道:“是陛下,臣明白了。”
    说实话,若不是当初太祖高皇帝留下了一眼,要想办法避免与天度国发生冲突,那自己能做的有很多,可现在,一方面要顾忌于天度国的国力。
    而另外一方面,又不能违背高皇帝留下的遗言。
    所以他真的很难办。
    因此,只能继续选择与对方交涉。
    而此时,礼部尚书也没什么事情,随即道:“那如此,微臣就告退了。”
    闻言,魏云弈点了点头,目送对方离开之后,自己则是前往丹房。
    就在昨天,王瑾已经回禀,请到了龙虎山小天师。
    如今正在向着京师而来。
    这对于他来说,可算是一个好消息啊。
    几次炼制丹药,都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
    如今还不容易请到了专业人士,他觉得这一炉大还丹,好好照应一下,争取早点出炉,等下次小天师来,就可以重新再炼一炉丹药了。
    不过,他还是很好奇,王瑾究竟是怎么请到的小天师。
    对方,就这么乖乖来京师了?
    但不管怎么说。
    此次东厂的差事办的不错。
    而另外一边,礼部尚书离开了御书房,正向着内阁赶去。
    期间,他面色微苦,看起来有些忧愁。
    倒不是烦心天度国之事。
    毕竟这也不是短时间内能解决的。
    所以王伦真正烦心的,是这一次殿试的考题。
    论千古昏君。
    真的,作为礼部尚书,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殿试考题,感觉太随意、也太有问题了。
    其他时候,都是论国家治理、要么是论改革,可现在呢?
    考题真的太奇怪了。
    王伦觉得,自己根本就想不明白,陛下到底要做什么。
    “王大人。”
    而当走到内阁之时,一道声音突然响起。
    正是刚走出内阁的宋公文,手中那拿着一些文书,看到礼部尚书后,不由走上来道:“王大人,怎么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啊?”
    闻言,王伦抬头,看着对方。
    如果换做之前,他对于宋公文心里是有意见的。
    觉得对方之所以能爬到内阁的位置,完全是因为皇后娘娘。
    尤其是王伦,本身与士族也有一些关系,所以根本就不会回应对方。
    可现在,宋鸿志有灭国之功,加上这段时间的接触,他发现宋公文的确算得上是个有能力的人、
    能把户部的账目打理的相当好,比之前任李芳都不遑多让。
    所以在此刻,他只是稍稍犹豫了一下,然后道:“宋大人应该知道,进入我面见陛下,是确定此次殿试的考题吧。”
    “自然知道啊。”宋公文点了点头。
    这段时间科举考试,可谓是近些时间最重要的事情之一了。
    连内阁也在处理相应的一些事件。
    毕竟这关乎朝廷选拔人才,是无论如何都马虎不得的。
    当即,他继续道:“怎么样,陛下钦定了哪个考题,王大人是准备要将考题交由内阁进行最后的审查吗?”
    一般而言,科举考试的考题,那是相当重要的,乃朝廷最重要的机密。
    除内阁成员和皇帝之外,几乎谁也不能泄露。
    而正好。
    宋公文是内阁大学士。
    殿试考题的审查,他也是要负责的。
    因此问这种事情,并不算逾越了规矩。
    “陛下是钦定了,可这考题吧...”王伦叹了口气,然后看了一眼四周,当即道小声:“陛下确定的考题是:论千古昏君!”
    此话一出,宋公文当时就震惊了,忍不住瞪大眼睛。
    “没错,这是陛下亲口所言。”
    王伦道:“陛下说,此次殿试考题,只能是这个,要求内阁通过。”
    对于这位国丈的震惊,他也在预料之中。
    说实话。
    这样的考题,无论换做是谁,怕是都会震惊的。
    所以他此刻继续道:“宋大人你说,陛下出此考题,到底是什么意思啊?”
    宋公文也在沉思,因为这个所谓‘论千古昏君’的考题,完全不符合常理啊。
    历朝历代,不说这样的考题,就连类似的都没有。
    因此现在的他一时半会儿也有些回答不上来。
    但宋公文可以确定的一点是。
    当今陛下,乃是真正的千古圣君。
    但凡一句话,一个眼神,那都是有深意的。
    而科举,关乎重大,陛下这样的明君,肯定不会乱来。
    由此可以推测,事情并没有如同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此刻,在心中经过仔细思考之后,当即道:“王大人,我想我已经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明白陛下的意思了?
    王伦闻言,眼中露出些许迷茫。
    “陛下以论千古昏君为考题,意思非常简单,那就是让举子们,列出史书上那些昏君作为,然后给自己,给朝廷作为警示作用啊!”
    宋公文道:“王大人你想想,陛下如今才登基三年,虽然做了很多事情,但毕竟还年轻。”
    “陛下呢,是想要做出一番千古伟业的,可陛下肯定也担心,自己某个决定会出问题,所以让那些举子们,总结那些千古昏君、还有亡国之君的所作所为,以此为教训。”
    “这样一来,以后陛下就可以引以为鉴,更好的试着如何成为一位明君啊!”
    这句话。
    让旁边的王伦眼神迷茫,不由道:“可这些事情,我们这些臣子也可以做啊。”
    “再说,陛下想要成为一位明君,只需要学习史书上那些明君的做法,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多此一举,特意作为殿试的考题呢?”
    说真的,他的确非常不理解。
    同时也觉得,这宋大人的说法有些夸张了。
    即便陛下要成为一位明君,完全用不着大费周章啊。
    只是这时候,宋公文却直接摇了摇头,认真道:“王大人啊,你还是太浅薄了,不明白君心。”
    “王大人,你我这些都是做臣子的,在官场混迹多年,怎能不明白呢?陛下之所以亲自拟定考题,是想要选拔自己想要的人才。”
    “而这种人才,必须要直言不讳,而举子们呢?各个都很年轻,所谓年轻必然气盛,当陛下询问问题的时候,才能不顾及一切说出来。”
    “论千古昏君,说是论千古,但实际上,是陛下想要听听天下举子们,对于自己的看法。”
    “毕竟,陛下也是君,举子们在答题的时候,也会有意无意将那些昏君与陛下相比。”
    “而陛下呢,就可以通过这种方法,对自己进行反思!”
    说到这里,宋公文继续道:“的确,看起来这种事情我们也可以做,但问题是,若陛下真让我们说,但确实敢直言不讳吗?”
    这一席话。
    让王伦低下了头。
    因为他觉得,宋公文说的确是有道理。
    举子们个个都年轻,没有经历过官场的历练。
    虽然少了经验,但难能可贵的,是在与敢说话。
    陛下居然要论千古昏君,自然是要听这些敢说话的举子们。
    当然,王伦更为在意的,是宋公文说的另外一点。
    那就是陛下,想简拔自己要的人才。
    也可以理解为。
    陛下,要在新朝构建属于自己的班底了。
    这没什么,因为历来新帝登基,几乎都会这么做。
    而当今陛下,在登基的这三年,除了李芳外,也没动过任何朝廷重臣的位置。
    如今此次科举殿试,也是一个机会啊!
    当然。
    王伦更为在意的。
    是对方开口,说陛下要对自己反思...
    这就让他又有些奇怪了,不由道:“宋大人,可陛下现在才登基三年,还年轻,为何需要论千古昏君,进行反思呢?”
    宋公文想了一下,当即说出心中的想法,道:“王大人,这与登基多久,年不年轻没有任何关系,身为一位帝王,无论何时都必须要审视自己的所作所为。”
    “毕竟,帝王手握社稷神器,治下有万千百姓,这个担子非常重,不能有丝毫放松。”
    “所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陛下以昏君为题,就是想要以史为诫,让自己始终保持警惕心啊!”
    说完这一席话后。
    宋公文忍不住开始感叹了,觉得陛下真的太清醒了。
    须知,这段时间以来,变法取得阶段性成功,而朝廷对高阳国之战,又取得重大胜利。
    换做一般的帝王,面对这两项功绩,肯定会满足,生起骄傲之心。
    可陛下呢?
    对此完全不在意。
    更是在殿试科举时,定下这样一个考题来提醒自己。
    果然是自己眼中的千古明君啊!
    而对面的礼部尚书王伦,也因为他的一席话,陷入了沉思。
    因为越想,就越觉得宋公文说的很对。
    的确,若不是陛下想要以史为诫。
    为什么要提出这样一个考题呢?
    因此此刻,他脸上的表情,也从之前的疑惑,变成了了然,继而道:“多谢宋大人解惑,不然的话,我怕是苦思冥想,都料不到这一层了啊!”
    说真的,现在的王伦,心中对于自己那位陛下开始产生就敬仰之心。
    历来帝王的确有虚心纳谏的,但真正像陛下这样。
    直接摆在台面上来说的,几乎是没有。
    因为帝王有帝王的尊严。
    容不得他人多说。
    可自己这位陛下,却似乎并不这么想。
    论千古昏君,就是想要从那些举子的文章当中,来提醒自己啊。
    而且这样做,还能为朝廷选取一些直言不讳的人才,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之前,王伦因为自己那位陛下,时常驳斥臣子,很是完全不理会御史台的折子,觉得陛下是一个独断专行、不听他人意见的帝王。
    只是现在看,似乎并不是如此。
    果然,是自己轻视了陛下啊。
    所以此时此刻,他看着宋公文,心中带着些许感激。
    同时也觉得,此次科举殿试的题目,虽说看起来不怎么样,但仔细想想,确实最适合不过了。
    正如陛下所言,新人新气象,而现在又是天启朝的第一次科举,自是要不一样。
    “王大人客气了。”
    宋公文罢了罢手,继而道:“你我在朝廷中,虽然政见不同,但也同为陛下臣子,这种事情,就不要谢了。”
    眼前的礼部尚书王伦,他这段时间也观察过。
    当世大儒之一,也恪守礼节。
    除了守旧外,其他的也没什么太大的缺点。
    所以在这时候,宋公文当然不会隐瞒心中所想。
    尤其是关于陛下的。
    因为他谨记。
    自己是陛下提拔上来的,任何时候都要为陛下考虑。
    尤其是在其他臣子不理解之时,自己必须向前为陛下说话。
    正如当初在雪夜里,等待老师一样。
    “好。”
    王伦闻言之后,当即也没有多说什么,随后邀请宋公文一同前往内阁。
    现在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将殿试科举的题目给定下来。
    毕竟距离殿试开始,也没多久了。
    而在考题呈现在内阁成员眼中的时候。
    几乎所有人都震惊了,不明白陛下到底是什么意思。
    就连张正明在看到这个题目后,也脸上满是狐疑,问王伦有没有听错陛下的意思。
    宋公文见此,也将之前的说法,又重新说了一遍。
    其他内阁大学士们听到这个解释后。
    有人相信。
    但也有人觉得有问题,想要提出意见。
    不过,最后张正明拍板,通过这一次的考题后,其他人就没多说什么了。
    毕竟王伦、宋公文、加上首辅,已经是三个人同意,即便心里认为有问题,但感觉说出来也没用。
    至于张正明为什么同意,自然是相信了宋公文的说词。
    觉得陛下之所以要定下这个考题。
    为的,就是警醒自己。
    就这样。
    此次殿试的考题通过内阁的审查后,就直接确定了起来。
    而他们之后需要做的,就是等待殿试的开启,将考题书写好之后发放下去。
    当然,在此之前,所有人都要做到完全保密。
    若是有人泄露,那就是灭顶之灾。
    在场的都是朝廷重臣。
    当然明白关系重大。
    所以在离开内阁办公地点之后,就没有讨论此事。
    尤其是回到府邸后,就紧闭大门,谢绝任何人的拜访。
    毕竟,现在科举殿试即将举行,其中定有许多举子们东奔西走,更有官员们想从中做点什么。
    作为唯一知道考题的朝廷重臣,他们最好是不要与任何人联系。
    如此,时间不断流逝。
    这一日。
    也就是科举殿试的前一日。
    坤寿宫中。
    魏云弈尝着皇后做的饭菜,时不时发出赞叹之声。
    此前,因为皇后那一日突然晕倒,加上有孕,需要好好调养。
    所以他几乎不让对方下厨。
    就连前往坤寿宫的次数,也少了很多。
    毕竟这关乎着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都要让对方休息好才行。
    以至于有一段时间,没有吃到皇后亲自所做的饭菜了。
    好在,经过细心调养后。
    皇后宋幼薇的身体恢复了过来,也没有之前那般虚弱,即便有孕在身,但也并不碍事了。
    也正因此,魏云弈才同意了对方继续亲自下厨,加上自己也确实馋了。
    没办法,对比皇后,那些御厨的手艺差的还是太远。
    当然,为了对方身体着想。
    他命令御医随时准备,以备不时之需。
    而今日,皇后也弄了一顿丰盛的午膳,也算是让魏云弈解了许久的馋。
    最终,酒足饭饱之后,他静静的躺在椅子上,面色惬意。
    没办法,最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又是炼丹,又是科举。
    还又是士族闹事。
    几乎是一个接一个。
    虽说除了第一件事情意外,其他的都与魏云弈没有太大的关系,毕竟不是还有瑛贵妃不是?
    可即便如此,魏云弈还是觉得有些辛苦,如今好不容易有了些许休息的时间,自然不能浪费。
    “去,给陛下准备一杯参茶。”宋幼薇面带笑意,然后转头,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陛下,臣妾看时间,鸿志不久之后,也该回来了吧?”
    自从宋鸿志离开京师,前往辽镇之后。
    作为姐姐的皇后,就一直很担心。
    即便知道,陛下留有后手,弟弟很难遇上什么危险。
    但对方毕竟不在身边,且弟弟才十七岁,担心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在之后得知弟弟获胜,并且灭掉高阳国之后。
    宋幼薇是震惊的,也是不敢相信的。
    知道最后确认,整个人都完全愣住了。
    她不明白,自己那个整日高谈阔论的弟弟,居然真的可以打胜仗,还能灭掉一个国家。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只能被么回事。
    但有一点可以确认。
    自己弟弟以前,似乎并没有说大话。
    灭国之功啊,即便对付的只是一个高阳国,但也足以自傲了。
    也正是因为得到这个消息,宋幼薇心中的石头才落了地,身体也越来越好。
    如今她算了算时间,想着距离弟弟班师回朝的日子,应该也不远了。
    而旁边,魏云弈听到此话后,当即也想起了小舅子。
    就是对方,让自己上个月气运增长了一万!
    所以他对于那个小舅子。
    心里是有些怨恨的。
    看起来一副纨绔子弟的模样,没想到这第一次上战场...
    算了算了,事情都已经发生了,再多想也没什么用。
    当即,他看向皇后,面带笑意道:“是,月底之前就应该回来了,他如今班师回朝,手上有高阳国王室数百余人,所以行程有些慢。”
    之前,小舅子带着手下的副将,直奔辽镇。
    因为不需要有任何顾忌,也不需要带太多的干粮,速度自然快。
    可现在,他押送高阳国王室,手下有数千人,当然不可能和去一般那样快。
    “那我就放心了。”
    宋幼薇闻言,当即松了口气。
    虽然弟弟打了大胜仗,但那毕竟是战争啊。
    谁知道对方有没有受伤,作为唯一的姐姐,她自然非常关心。
    事实上,宋鸿志也是因为小时候,受到宋幼薇疼爱和维护,二人之间才有这么好的关系。
    魏云弈自然也明白对方是在关系弟弟,当即一笑,然后道:“小国舅此战,打出了我大魏的威严,震慑了周边诸国,何其壮哉,皇后,你觉得朕要给小国舅什么样的赏赐呢?”
    其实,这也是他最近一段时间很头疼的一点。
    灭国之功啊。
    加上是本朝对外战争的第一场胜利,怎么赏赐都不过分。
    可问题就在于,此次过后,是继续让对方带兵呢,还是留在京师呢?
    继续带兵?
    那是不可能的。
    万一再打出一个高阳国之战就彻底完了。
    所以,魏云弈更倾向于,让对方留在京师,放在自己眼皮子低下看管。
    这样对方也闹不出太大的动静,还可以不让对方继续领军。
    可以说完全不用担心之后的事情。
    不过。
    魏云弈总觉得,或许还有更好的办法,当然,具体是什么还没有想到。
    而此时,宋幼薇听到此话后,当即一笑,直接道:“怎么赏赐自然是凭借陛下做主,臣妾之求鸿志能平安归来就可以了。”
    皇后这句话,说的倒是极为聪明。
    首先表示完全由魏云弈做主,只求弟弟平安。
    既没有失了皇后的本分,也对此没有过多的言语,
    毕竟。
    宋幼薇饱读诗书,知道在这种时候,最好是什么话都不要多说。
    即便陛下宠爱自己,即便陛下看重父亲,但她还是谨记一句话,君是君,臣是臣。
    而此时,魏云弈早就料到对方会这么说话。
    皇后懂事,但有时候就太懂事了。
    不像瑛贵妃,有时候还知道争辩争辩,可以调节一下气氛。
    当即,魏云弈心中也不由起了一下,逗逗对方的意思,当即开口道:“这样啊,让朕做主的话也好办,等小国舅回来之后,就直接封个侯爵吧!”
    ------
    ps:错别字先更后改
新书推荐: 锁情扣 我在凡人证道大帝 最开始我只想退婚 火影:辞真传 斗罗:分身流的霍雨浩 这个医生有系统 末日真的不来了? 穿越之农门长媳成长记 姑娘,让我格一下 诸天从吸功大法开始